中文版 | English

  • Viewpoints

    Home >>Viewpoints
    Fuquan Zhao: Strategic Reflection on Building a Future Global Auto Industry Center in China

    本文选自《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第三卷

    【精彩语句】

    “众多国家战略包括建设制造强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抢占先进科技群制高点,推动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新型城市集群,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确保信息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等,无不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将直接影响这些大目标的有效落地。”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必然是全球汽车及相关产业公司的总部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销售中心、人才中心、数据中心、创新中心、交流中心以及文化中心。这些功能中心缺一不可,共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集聚、特色引领和全方位辐射。”

    “原本聚焦于制造能力的主要汽车城市,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不再盲目引入常规的制造工厂,而应积极引入重点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及创新创业公司,甚至有必要为此‘腾笼换鸟’,即通过转移原有的制造资源来为新兴领域的创新资源争取发展空间。”

    【编者按】

    早在2013年12月应邀为上海市嘉定区领导进行专题报告时,赵福全教授就前瞻性地提出了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初步构想。此后受上海市及嘉定区委托,赵教授领导团队进一步将该构想细化为完整的战略提案和清晰的实施计划,并被地方政府采纳,最终成为上海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指南。事实上,赵教授对于建设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机遇判断、要素识别、实施论证及措施分解等,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普适意义的共性方法论。为此,编者以2018年赵教授所做的一次报告为蓝本,并结合他在其他场合的相关论述,经汇总、提炼、删节、整理而成本文。在这篇文章中,赵福全教授指出:产业变革的历史契机、创新引领的时代需求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与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提供了可行性、必然性和紧迫性都极高的战略机遇;新时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同以往,必须基于制造而超越制造,形成“制造+服务”的新能力和跨产业融合创新的新范式;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要素可以凝练为广泛集聚、特色引领和全方位辐射,为此应从核心承载区、中心城市与本地区出发,系统规划协同联动方案,充分发挥分工互补功能,彻底打通创新应用路径,分步有序实施相关举措,最终真正形成以汽车产业为载体的交通、城市、能源与社会发展全新格局。这些论断不仅对于新时期中国各大汽车产业集群及其核心城市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于其他产业世界中心的谋划与建设,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新时期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正当其时

    1.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的基础性、关联性和引领性无可比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制造业的集大成者,汽车产业不仅自身举足轻重,而且是引领和拉动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抓手和龙头。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全球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汽车作为诸多领域先进科技集成创新和应用的载体性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正与IT、通信、互联网、智能、金融、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新时期汽车产业还将具有超越传统意义的角色与内涵,成为汽车出行服务生态大系统中的互联节点、智能终端与核心枢纽,从而彻底打通并重塑交通、城市、能源、环境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望未来,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的融合创新与协同发展,将彻底解决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高效顺畅的人、物、能源、资本及信息流动,并由此催生出全新的产业生态、商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

    在此前景下,汽车产业将为经济增长、地区转型、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正因如此,国家对汽车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民族振兴的高度。一方面,汽车产业是国家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的关键领域和长期支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均已成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众多国家战略包括建设制造强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抢占先进科技群制高点,推动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新型城市集群,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确保信息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等,无不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将直接影响这些大目标的有效落地。也就是说,抓住汽车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将为抓住未来科技革命和国家、地方转型的战略机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这种大背景下,培育和打造能够聚集各方资源并引领新时期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型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既有推动产业转型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更有抢抓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实现创新超越的深远影响,因此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新一轮汽车产业发展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2.新时期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机遇与可行性

    世界产业中心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因为唯有最大限度地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企业、资本、技术和人才,才能实现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佳质量的协作分工和交流互动,进而碰撞思想、激发创新、催生商机直至引领发展,将资源集聚的“化学效应”发挥到极致。实际上,这一规律具有普适意义,各大产业莫不如此,而像汽车这样规模化的集大成产业尤其需要世界中心的加成作用。在这方面,美国的产业布局最具代表性,如底特律的汽车、匹兹堡的钢铁、纽约的金融以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等,均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中心。不难看出,世界中心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必须与产业最新的状态与需求紧密匹配。

    正因如此,纵观历史,相关产业的世界中心往往伴随着全球格局的重塑和产业内涵的改变而形成或转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有力驱动、能源环境方面的更高要求以及人类对于出行升级的持续追求,使汽车产业迎来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变革,国家、地区、产业以及企业都面临转型,并将对交通、城市、能源、环境、科技、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而汽车产业的巨大变化,意味着对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诉求必然随之发生巨大改变,这就使主要聚焦传统汽车产业的原有世界中心面临严峻挑战,只有同时汇聚信息、互联网、智能等相关新兴产业,才能有效集聚新时期汽车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旧创新资源,继续发挥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新时代正在呼唤新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从而给中国这样的产业后来者打造新型世界中心创造了历史性的宝贵机遇。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具备了打造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客观基础和有利条件。中国不仅坐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足以提供规模支撑,更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全球领先的信息产业优势。此外,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资源重组、动能切换的发展节点,恰好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面向未来汽车产业和社会变革进行全新布局。这些因素使中国打造新型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机遇更大、可能性也更高。

    3.新时期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再从全球竞争态势和中国所处阶段的更大视角来看,目前跟随式创新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今后中国必须依靠引领式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过程中,把握像汽车这样重要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方向,培育未来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为中国达成引领式创新发展目标提供核心支撑与关键突破口。所以,从实现全球引领的战略需求出发,中国努力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同时,未来汽车产业的战略价值和深远影响将远超从前,打造新型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正成为各个国家、地区竞相角逐的关键战场。谁能成功构建新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谁就能牢牢抓住新汽车这一集制造、服务、能源、交通、通信等诸多产业于一体的全新支柱性大产业全面变革的历史机遇,有效集聚资源,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赢得全球引领和辐射的战略先机。而这一机遇窗口期稍纵即逝,为此,中国亟需创新发展,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和汽车社会生活的全面升级,进而为世界开辟全新的发展范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历史机遇以及可行性、必然性与紧迫性

    综上所述,对于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而言,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是必要条件,国家及地区的市场空间、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创新活力和引领愿望等是充分条件。面对汽车产业百年不遇的变革契机,谋求发展模式全面升级的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可谓正当其时,理应顺势而为,本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加大力度重点推进。


    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定义与内涵

    1.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定义

    对于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业界和学界并没有广受公认的准确定义。通过系统研究和对标分析,笔者将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概括为:集聚全球的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变革,并辐射服务于全球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多功能、国际化、交互性大平台。也就是说,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必须具备集聚、引领和辐射三大要素,既要充分集聚全球的相关产业、丰厚资本、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又要创新引领汽车产业全面重构的方向和进程,还要有效形成辐射本地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相关产业、发展模式、多元业务、思想文化等的全方位影响力。而作为三大要素的具体体现,新时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必然是全球汽车及相关产业公司的总部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销售中心、人才中心、数据中心、创新中心、交流中心以及文化中心。这些功能中心缺一不可,共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集聚、特色引领和全方位辐射。如图2所示。

    图2 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三大要素

    从这个定义出发,新时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完全不同于过去单纯聚焦于汽车生产制造的“旧”中心,而是对新汽车及其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强、引领作用大、辐射效果明显的新型产业发展的“集散地”。简单地说,就是全球汽车及相关企业、人才都愿意汇聚于此进行交流互动的中心。

    2.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内涵

    在汽车产业深刻变革的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主要聚焦于“制造”:由于汽车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大,产业内部互动频繁,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这些特点决定了唯有充分集聚制造业,才能形成最大化的规模效应。由此诞生了强调“制造”硬实力的传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底特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之一。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向“制造+服务”转变:一方面,汽车产业本身正在经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汽车互联互通、自动驾驶、储能供能以及出行服务等新能力,将催生新的交叉立体生态系统,使产业向服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由此,未来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更强调跨界创新和“制造+服务”的软实力,是“底特律+硅谷”的融合体。

    相对于传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必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也就是说,新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既要基于制造,更要超越制造,最终形成跨产业、多领域融合创新和分工协作的综合性大平台,真正成为引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详见图3。

    图3 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新内涵

    实际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内涵演变与汽车产业的本质变化是相对应的。笔者将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三大阶段:在1.0 时代,汽车刚刚诞生,此时是一个企业或者说一家工厂在独自打造汽车,其本质是道路交通从畜力、人力向机械动力升级的技术突破。在2.0时代,福特“流水线”模式催生出包括整车制造商、各级供应商和销售服务商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一个产业分工打造汽车的繁荣局面,并一直延续至今,其本质既是技术突破,更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这让汽车成功地走进千家万户,并诞生了聚焦“制造”硬实力的传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而在即将到来的3.0时代,汽车制造业将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服务化和生态化特点,最终将由多个产业共同打造基于汽车的移动出行新业态,其本质是汽车产业由“制造”向“制造+服务”演进的全面生态变革。与此相应,以制造为根基的传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亟需转型重构,而聚焦“制造+服务”软实力的新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正呼之欲出。


    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评价维度与战略意义

    1.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评价维度

    当前,世界主要强国均在着力发展汽车产业,力争打造新时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提升创新引领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放眼全球,究竟哪个国家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候选者的综合潜力应从国家综合实力、市场支撑力以及产业竞争力三大评价维度出发进行衡量。

    如图4所示,在传统汽车强国中,日韩两国本土汽车市场空间较小,同时以海外销售为主,本土汽车产业资源相对不足且分散,而在新兴产业方面只在电子等领域实力较强,缺乏强大的信息产业。德国的情况大体与日韩类似,尽管也有狼堡这样大汽车集团总部汇集的中心,但和美国相比,其汽车产业资源仍然相对分散,并且互联网产业总体落后。美国的底特律无疑是传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代表,制造资源高度集聚,但由于美国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其竞争力有所下降,甚至一度陷入“破产”境地,同时虽然当地企业也在努力补足短板,但后续底特律集聚新兴产业、实现全面转型的难度较大;美国的硅谷则是跨产业的全球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拥有强大的科技引领实力,不过硅谷先天缺乏制造业的资源和基因,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可领一时之先,但到了信息产业必须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物联网时代,“硅谷模式”要继续保持引领优势恐怕也会遭遇巨大挑战。

    图4 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评价维度及各国比较

    反观中国,尽管在汽车产业竞争力上与汽车强国仍有差距,不过我们也有三大战略性优势:一是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中国汽车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与美日德三国的总和相当,而且相对于发达国家已经饱和的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仍有中长期持续增长的空间。二是产业基础完备。一方面,中国汽车产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最庞大的产能规模,并形成了资源集聚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中国的信息、互联网、智能等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将为培育新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提供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有力支撑。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唯二的兼具制造产业硬实力和信息产业软实力的国家。三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中国政府的整合能力远超主要竞争对手,而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涉及到全新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交通、城市和能源系统的融合升级等,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

    综上所述,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汽车产业深刻变革,中国诞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综合潜力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有效调动并融合汽车和信息等产业的创新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就一定可以打造出新时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而立足中国、联接世界的汽车产业中心,必将助力中国引领未来、辐射全球。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必须把握的战略机遇。

    2.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候选地区及城市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最终要落脚于某个具体地区及其核心城市。如果说全球产业重构和中国优势潜力是所有中国候选地区及城市共有的天时,那么,最终谁能胜出则要看各自的地利和人和。具体来说,各地的地利和人和条件既包括传统的基本要素,也涉及新时期的新要素。在基础要素方面,一是产业集聚度高、影响力大,主要指拥有本国最强的汽车企业,且是国际交流的集聚地;二是科研力量强、技术创新力领先,主要看本地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本地高校的科研水平;三是地理位置优势显著,本地区经济发达,且是国际化大都市;四是城市软硬实力强大,不仅产业及服务配套体系完备,而且产城融合程度高,展览、展会、赛事和文化活动等的基础设施优良。在新要素方面,第一,应具有创新氛围和机制,能吸引各类科技公司和中小创业企业汇集于此;第二,应在信息、互联网、智能等新兴领域具备引领潜力,能实现基于汽车的跨产业、跨领域融合创新;第三,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是区域性的产品,所以面向出行服务、商业模式、产城协同等进行创新尝试与发展引领的认识高度和行动能力,也是成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重要条件。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都有可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候选者的核心城市,按地理位置由北到南依次为:东北(长春)、京津冀(北京)、长三角(上海)、中部(武汉)、西部(重庆)和珠三角(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综合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在天时上平分秋色,在地利与人和上则各有不同优势和不足,与理想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都还有不同程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核心城市的软实力、影响力、引领性和代表性尚不足以完全支撑其成为全球中心。

    笔者团队经系统研究发现,尽管六大集群都有成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潜在可能性,不过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集群,相对而言有利条件最为突出。首先,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次,长三角汽车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龙头企业集中,汽车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最后,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拥有多个汽车产业基础很好的城市,无论是汽车产业自身资源,还是人才、资本、科技、信息、数据以及创新活力等新要素,都有集聚、引领、辐射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上海能否在打造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决于地方政府是否有前瞻的战略认识、清晰的全球定位、坚决的转型行动和系统的推进策略。建设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是一项艰巨、复杂且长期的任务,最终取得成功的城市必将为中国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城市及社会的创新发展,开辟全新的路径,确立不同的范式。

    3.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战略意义

    对于有潜力的候选城市而言,把握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制定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地区协同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仅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而且也是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面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口,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汽车产业作为科技创新核心载体的作用毋庸置疑,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为地方和国家实施科技强国与创新驱动战略提供重要支撑;第二,汽车产业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最高境界以及建设制造强国的最佳抓手,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为地方和国家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支撑;第三,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将充分集聚多方人才、技术和资本资源,为地方和国家践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及“互联网+”战略提供重要支撑;第四,未来汽车产业还将彻底打通交通、城市、能源等系统,驱动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升级,因此,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还将为地方和国家推动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开创新型城镇化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乃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站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震荡调整的历史节点上,笔者认为,确有优越条件的中国汽车城市责无旁贷,应尽快明确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中长期目标,系统规划实施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激发中国的经济、科技与社会活力,直至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引领和影响辐射。这不仅对于城市和地区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是中国抢占新时期全球产业与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战略方针与落地举措

    1.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战略方针

    必须指出,新时期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建设只靠某个城市自身规划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以核心承载区为圆心,以中心城市为主体,有效协调并打通整个区域腹地,科学系统布局,凝聚最大合力,同时还要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借助国家平台的强大整合力与推动力重点培育,才有可能真正打造出立足中国、联接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球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

    由此出发,笔者为中国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提出以下战略方针:其核心思想是以汽车作为载体,构建社会、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区域联动机制,形成交叉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并逐步扩展,打通“从0到N”科技创新、产业应用以及规模普及的完整路径。如图5所示,首先要以核心承载区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圆心,集聚汽车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如人才、科技、资本、数据等,形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发源地;其次要以中心城市为主体,通过交通互通、能源互通、产业互通、技术互通、人才互通以及政策标准、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等的共建共享,形成产城融合的“小”生态系统,支撑“从1到10”的创新应用;最后要以本地区为腹地,从中心城市生态系统出发,不断向周边拓展,构建制造、物流、后市场、供应链、原材料以及互补资源齐备的城市集群,打通交通、城市、能源和社会,形成一体化协同联动的“大”区域生态系统,支撑“从10到N”的创新应用普及。

    图5 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战略方针

    需要强调的是,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更应是汽车及相关新兴产业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的集聚地,同时应有优势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加持,从而形成科技创新与交流的战略高地,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真正掌握创新引领的源动力。由此出发,原本聚焦于制造能力的主要汽车城市,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不再盲目引入常规的制造工厂,而应积极引入重点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及创新创业公司,甚至有必要为此“腾笼换鸟”,即通过转移原有的制造资源来为新兴领域的创新资源争取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协同联动的一体化区域恰可发挥承接和互补的重要作用。

    2.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落地举措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既要基于制造、更要超越制造,既要继承硬实力、更要培养软实力,其落地的关键是必须回归产业中心的本质定义,让集聚、引领和辐射三大核心要素都能充分实现。

    (1)广泛的集聚是根本

    首先,产业的集聚是核心。核心承载区、城市、地区三个层面各有不同的定位和功能,应分别汇聚不同领域和环节的特色资源,形成互补性的优化配置,最终构建以汽车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以此拉动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形成跨界融合创新的完整体系。

    其次,人才的集聚是关键。集聚高层次人才是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指标和重要诉求之一,因为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必将带来产业、科技、管理、资本等各个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世界产业中心而言,不仅要吸引人,而且要留住人,因此必须既宜业、更宜居,通过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优厚的人才激励政策和优良的配套生活体系,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解除后顾之忧。

    最后,活动的集聚是商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必然是交流的中心,包括不同企业和高校间的业务、学术与技术互动,各种论坛、会议、展览、展会,以及各类汽车赛事、文化交流活动等。大量的人才、信息、技术和商品汇集于此,不仅将对城市本身产生巨大的宣传效应,而且还会促进相关产业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而带来更多更大的商业机会。

    (2)特色的引领是方向

    一是思想引领,通过集聚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展览、展会和赛事等活动,在世界最前沿、最高端的交流中形成思想及文化引领;二是产业引领,既包括技术创新引领,也包括商业模式引领,即成为技术创新应用、成果示范推广、商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发展、产业生态建设的试验田和先行者;三是城市和社会引领,探索未来汽车及移动出行服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新角色和新作用,实现产城融合与城市升级的先发引领,在新型交通体系、城市结构、能源系统以及智能化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均成为全球效仿的典范。

    (3)全方位的辐射是使命

    集聚和引领是形成辐射能力的基础,反过来,辐射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实现更好的集聚和引领。辐射应沿着范围和内容两大维度不断扩展:在范围上,从本地区,到全国,再到全世界;在内容上,从产业辐射出发,逐渐涵盖人才辐射、模式辐射、信息辐射,直至实现思想辐射、文化辐射。两大维度相互交织,需要系统设计、有序推进,最终实现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全方位辐射,增强其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

    打造新时期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统筹规划下,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实施。总体来说,初期应着力完成核心承载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产业中心的核心功能和特色优势;中后期则应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建成引领新时期发展范式的新型现代化汽车城市;同时在推进的全程中,应随时进行总结和优化,并注重和强化宣传推广,为核心承载区与中心城市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提供助力。只要坚定前行,不断努力,最终中国一定能够成功打造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根据赵福全教授2018年2月2日在上海市嘉定区“建设新时代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战略行动方案”研讨会上的专题讲座整理)

    新书发布,扫码即可下单

    【Download】

     
    PREVIOUS:[Blockbuster] Fuquan Zhao's Insight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Volume III) Has Been Formally Published (a book on the automtoive industrial strategies)
     NEXT:Zongwei Liu: Analysis of Auto Industry Restructuring Trend and Reflections on Auto Parts Supplier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TASRI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8004127号
  • TASRI QR code
  • TASRI微信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