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汽车产业发展新态势与应对策略 |
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受主办方的邀请来做这个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汽车产业发展新态势与应对策略》。如果说当前汽车产业处在最好的时代,那就是机会之多超乎想象;但同时也可以说汽车产业处在最难的时代,到底如何发展的挑战之大,困扰着所有的汽车人。 当今,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重构,中国汽车市场又迎来了多年不遇的结构调整,在产业、技术、市场、产品和销售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很多全新的态势。产业生态化,边界渐趋模糊;汽车技术更加追求绿色低碳、智能互联,核心技术的范围越来越难以把控。而正当企业抓紧技术创新应对产业变革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市场“变脸”了。汽车销量经过28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8年突然变成了负增长,时至今日仍无触底反弹的迹象,部分企业的经营渐入困境。如何平衡好眼前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这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产品上,随着智能和新能源技术渐趋主导,同质化现象成为困扰企业品牌发展的大难题。过去基于企业多年积累的独特技术的支撑,不同品牌的产品各有特点,正所谓“开宝马坐奔驰”。但到了电动车时代,当大家都用同一家电池及电机供应商时,这种靠核心技术来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挑战越来越大。原来豪华品牌靠的就是“我有很多智能配置,别人没有”来引领市场的,但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大家都接入同一个生态的时候,未来的产品差异化又如何体现呢?这同时也引申出一个问题,面对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趋势,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到来之时,对于现在以机械为主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到底如何转型才能满足整车企业对于零部件的软硬结合的新需求呢?供应商们也应该反问自己,如果我仍然只做硬件,谁帮我做软件?如果供应商没有解决方案,其竞争力将严重弱化。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应该说,现在既是汽车产业最好的时代,也是最难、最乱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期,到底如何面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既需要新思维,更需要开拓新打法。尽管现在市场变冷了,但众所周知在疲软的大环境下日系车却出现热卖,个别车企产能利用率已近160%。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们就不在同一个“天时”下吗?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企业目前的市场表现来思考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战术实施的得与失,以期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的分析与判断是: 第一,现在市场上的差异表现证明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品牌竞争阶段,与国际更接轨了。在市场高速增长时,家家热销,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是好与更好的差别。但是市场遇冷的时候,就出现了由于品牌差异带来的“我好你差”的现象。 第二,部分外资品牌遇冷,有的外资品牌甚至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这些事实宣告了外资神话的破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市场变得成熟了,中国消费者知道自己要什么,会用自己的钱去投心目中“真英雄”的票。 第三,造车新势力当前面临的困境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软件固然重要,但硬件也同等重要。把东西造好既是“硬道理”,也需“真功夫”。而部分造车新势力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也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是马拉松,投机只能是暂时的,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当政策的潮水退去之后,谁在“裸泳”便一览无余。 第四,自主品牌两级分化趋势明显。部分企业之所以进步明显,是其坚持研发投入、抓住机遇、集聚人才、开放合作、与时俱进等多维努力的结果。就以比亚迪为例,当年比亚迪宣布全力以赴开发电动车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靠谱”。但是比亚迪依靠自己的战略定力,一直坚持在技术上持续投入,进而获得了包括戴姆勒合资以及被丰田汽车选为技术合作伙伴的行业认可。而宁德时代的快速崛起并成为电池行业的独角兽是其坚持技术研发,并有效抓住了电动车发展机遇的结果。相比之下,当年比宁德时代起步更早的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电池企业现在已无竞争力可谈。另外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部分曾经的自主头部企业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其当年应有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部分自主企业曾经热销的车型也出现了销量的大幅下滑。 这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再一次验证了“种瓜得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大道理。我一直认为任何事情都是赢在战略,输在战术。我们要选对战略,同时还要将其很好地落地实施。龟兔赛跑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即使都是走在同样的道路上,走的态度、方法及能力不同也决定了最终谁先到达目的地。正所谓既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还得用正确的方式去走。 总结中国汽车市场过去这些年不同企业的得与失,我的结论是: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真的想明白,制订清晰的战略及可操作的战术,然后实实在在地真抓实干,把战术持续有效地落地,才能取得成功。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观点,是众所周知的大道理。但都懂的大道理,为何结果却大相径庭呢?其核心点在于:道理一说大家都懂,但有些人其实并没有真懂,所以也就不会去认真做,也不敢大手笔投入,遇到挑战也就不会有坚持的战略定力。所以凡事必须真正“想明白”,才有可能“做明白”。自认为想明白了,如果不去真做,其实还是没有想明白。所以我们先得“想明白”,看清问题的本质,理清未来发展的大势,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做明白”。 当下汽车产业所面对的复杂局面已非汽车产业自身所能掌控,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社会急剧变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不确定和不可预知的乌卡时代,万物互联让信息跨越时空快速传递,使社会资源重新组合的可能性大增,即所谓的“颠覆都来自外界”。 在这种大势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交叉、组合、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例如简单的制造已不能满足未来竞争的需求,制造+服务既智能制造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技术组合带来的变化会从量变到质变,最后产生“新物种”。未来企业经营、创新模式将从简单的“拼盘”式向融合的“八宝粥”式变化,从物理变化向化学变化转变。这些变化带给整个社会的改变将是超乎想象的。具体来看,多要素、多维度,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主流;以前我们强调的支柱产业将被未来的生态产业所取代;过去我们注重的是单项创新,未来组合式尤其是融合性创新将更具颠覆性。汽车产业既需要0到1的原始创新,更需要把0到1的创新通过组合创新尤其是融合创新将其价值最大化,这是由汽车产业集大成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的。这也需要汽车产业更关注和支持其它产业的原始创新,而所有的创新者们更要用好、用足汽车这个创新的载体。应对新形势必须要有新打法。过去我们强调做“专”、做“精”,未来要在做“专”的同时做“宽”,这就需要有清晰的顶层设计,要致力于平台的打造。这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汽车产业也必须顺势而为。 下面我来谈谈未来城市出行模式的变化。未来城市交通模式将是多种交通工具并存、多元出行方式组合的结构。过去提到出行,指的就是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公共交通解决了集体出行的需求,私人交通解决了个性化出行的问题。现在出现了全新的共享交通,既可解决个人出行,也能解决公共出行。共享出行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未来出行在实现A点到B点移动的同时,将更侧重于互联互通、一单到底的信息联接,同时信息共享、一键式的无缝对接的优质服务将是发展的核心和重点。而对于出行中产生的数据的深度挖掘将使出行更加高效,并由此产生很多全新的商机。 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发现,城市规模不同对共享出行的需求也是完全不同的,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未来共享交通将在大城市里成为主流,而中小城市仍将以个人出行为主。完全满足共享交通新时代的汽车将会是什么样的形态也是现在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于未来汽车产业演进的方向,我的两个基本判断是:首先是汽车的能力将由原来的硬件定义汽车逐步发展到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汽车并不是大家理解的软件控制汽车,而是指汽车的属性及特色将由软件来定义并最终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个时候汽车上的硬件将通过标准化、抽象化处理,成为基本的单元被直接调用。二是汽车进化的速度将由其与外部通信的能力决定。汽车将逐渐由通信、联网向在线发展,最终实现车的全新赋能。汽车已经由通信阶段走向联网阶段,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在线”。手机的24小时在线能力是其完胜PC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未来汽车必须致力于发展“在线”的核心动力。 软件主导和实时在线两种全新能力将使汽车变成新物种。实时在线将使汽车和外部生态进行连接,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使能。而通过把每个人在驾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优化将会给汽车赋能,并最终实现千车千面的个性化移动。基于不同生态的千人千面和不同使用方式带来的千车千面将使汽车成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全新物种,而这个区域性特色的产品将主导未来的全球化竞争新趋势。未来智能汽车必须是懂“区域文化”的区域车才能参与区域市场的竞争。要想实现这一切,所有企业都必须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生态化上下足工夫。 下面我来谈谈技术发展方向。所谓的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其实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提法。如不搞清楚其中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很容易误导人。如果没有技术,你的品牌如何支撑,你的标准的主导权又从何谈起?技术是核心,只有有了可以支撑打造有竞争力产品的技术,才能支撑品牌的建设,最终才能拥有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在产业重构的当今,到底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何拥抱核心技术,如何逐步构筑新核心技术,成为当前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随着万物互联,汽车产业的边界渐趋模糊,核心技术的范围比以往更宽泛了,定义也在不断改变。同时,核心技术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也比以往更加交织。汽车作为多产业、多领域、多种技术应用的载体,尽管实际掌控的技术越来越多(既核心技术的总量在增加),但企业仍然感到在技术竞争中力不从心。这是由于在产业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汽车企业能够掌握的技术在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造成的。这既是汽车产业面对未来产业重构的无奈,也是技术爆炸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核心技术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整车企业必须在平台技术、模块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安全技术、与商业模式绑定的关键技术以及直面用户的数据分析技术上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既有迭代性,也有突破性,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形成系统性的技术能力,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竞争特色。所以面对未来整车企业最关键的能力是拥有系统性的技术集成能力。 下面谈谈我对未来市场的看法。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微增长的新常态,这是我的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把中国市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来分析。我把两位数的增长时期定义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阶段,相较于这个阶段,我们现在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微增长阶段。将来会有一天,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完全饱和的不增长阶段,我将其定义为第三阶段。再往后,也有可能会进入负增长的第四阶段。汽车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交通工具,人们对其依赖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只有当影响出行方式的关键因素如公共交通、汽车共享、人口结构、购买力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市场才有可能从第三阶段的饱和状态进入第四阶段。世界上主流的汽车市场都可以用这四个阶段来进行描述。相较于第一阶段的快速增长,第二阶段微增长的增幅应在2%~5%期间。对于这种增幅较小、相对稳定的市场,任何波动都很容易导致负增长的出现。 中国市场的第二阶段会持续多久才能进入第三阶段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中国市场的结构。中国市场太大了,而且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是无法用单一“小”市场的理论来简单分析或预测的。从大的趋势来研究,中国市场可以分成4亿人和10亿人的两个市场来看待。改革开放40年的造富运动让4亿人的市场快速崛起,并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入门级的千人保有量水平,所以这个市场已经渐趋饱和了。单就这个市场来讲,已经进入了渐趋饱和的第三阶段,既存量竞争的市场。未来中国市场到底能不能增长,以多快速度增长,增长的天花板在哪,都将取决于另外那个10亿人的市场。我们必须承认这10亿人的汽车市场潜力是客观存在的。随着这10亿人逐渐富裕起来,这个市场就会不断地增长。其增长速度取决于未来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及区域经济转型的步伐。所以我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现在这个市场因为消费信心等多种原因,出现了微增长阶段的负增长。但这绝对不能理解为中国市场已经见顶。中国市场总体在第二阶段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距离进入第三阶段还有很长一段微增长的路要走。当然,这个微增长的过程会伴随着阶段性的市场调整而出现负增长。但市场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就是我曾经讲过的“不要用短期销量的下滑来掩盖或者否定中国汽车市场长期的巨大增长潜力”的判断支撑。尽管未来这10亿人的市场以多快的速度发展,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只要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信心,我们就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的车市潜力有信心。 当然,影响车市总量潜力的不仅仅是宏观经济一个指标。汽车共享的普及程度就是影响未来汽车销量的重要变数之一。共享汽车到底对汽车销量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是有很大争议的。我们的研究表明,短期内共享不仅不会减少销量,反而会促进销量的增加。在共享服务还不够完善的大背景下,人们会选择既拥有又共享的双重出行模式。而当共享发展到成为主流出行方式时,共享的方便性将极大促进人们出行的频度进而提升汽车的使用率,其结果是加快了汽车的汰换速度,由此带来汽车销量不降反升。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共享出行还不能成为汽车总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来谈谈对未来产业发展态势的看法:第一,市场多元化进一步加剧。首先,一、二线城市存量消费进一步成熟,这个市场的消费者知道自己要买什么样的车;三、四线城市迎来以换购为主的消费升级时代。换购意味着没钱就不主动换车了,若换车,一定要买比原来更好的车,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五、六线城市仍以首次购车为主流,这是一个纯增量的市场。尽管这些城市部分人群已经有车,但购车者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买车。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中国市场之庞大和多元性。任何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市场中赢得竞争,必须要研究透自己参与竞争的细分市场。过分强调整个市场的体量与复杂性,对于企业的产品规划以及品牌定位无太大意义。 第二,中国市场是消费升级,不是降级。激烈竞争带来的高端产品低价化,以及购买力大幅提升带来的高端品牌大众化,以及中国年轻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购买认可所带来的豪华品牌年轻化成为了中国车市的一大特点,也带来了车价快速下降和高端、豪华产品的持续热销。车价下降是企业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策略反应,并非产品质量或配置的偷工减料。把激烈竞争下的车价下降误解为消费降级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价格降低造成的企业利润减少最终只能通过企业经营的降本增效来得以解决,而非牺牲产品质量或降低技术含量或减少配置。中国市场的竞争是非常独特的,由于恶性竞争以及过多的新进入者带来的新产品抬高了消费者的期望值,导致所有的品牌都受到了挑战。这就要求市场的参与者们必须充分洞察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同时保持经营定力,以确保企业长期的品牌竞争力。 第三,企业两极分化。部分自主企业进步显著,部分外资企业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外资企业在中国必须要有新的认识和战略定位,要用一颗敬畏的心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第四,市场下滑及产业变革让车企们不堪重负,规模较小的企业未来会越来越难,寻求合作(联盟)将是这类规模较小企业的必然(需)选择。对于新造车势力,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短期内要有大的突破是非常困难的。但我认为,他们的新思想以及新实践对于汽车产业的推动是巨大的。未来汽车产业一定是生态化发展的,所以不能低估了高科技公司在未来汽车产业里的巨大作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和优势领域,车企无法成为ICT公司,而ICT公司也不要去造车。双方协作发展是大趋势,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建立。 第五,未来五年是非常艰难而极具经营挑战的五年,动荡、洗牌、格局大调整是主旋律。企业既要布局未来以迎接产业变革,又要面对眼前的市场调整,经营挑战之大超乎想象!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市场竞争惨烈,洗牌、重组会成为新常态,最终将形成新的产业竞争格局。就拿新能源汽车为例,短期内供过于求是市场现状。在这种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持续发展,对任何企业来说都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倒逼企业运用商业智慧来推动自己的产品走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普及也将加速电动化社会的到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发展也将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法规的进步以及商业模式的探索,最终为汽车产业完成重构奠定基础。尽管未来五年是很艰难的,但企业必须要以在“冬泳”中胜出的心态去挑战自己,参与竞争。在产业重构的当下,简单地以“保存实力”为理由而无所作为,那么等到产业变革的“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样的企业可能也就“死”在自己的“壳”里了。 接下来,我来谈谈关于企业如何面对未来的思考。我认为企业应对产业重构的基本原则是在遵循产业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拥抱变化。企业要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单纯依靠技术创新不够,只靠商业模式创新不行,只有把这两个创新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1+1大于3的效果。在具体创新上,企业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或想做又做不成的。在遵循客观规律上,造好车是前提,人工智能发展再好,也不可能把一辆“破车”变成“好车”;切勿为创新而创新;只想着颠覆而不尊重产业规律,注定难以成功;在尊重行规的同时,也要尊重竞争对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产业重构,而不是产业颠覆。重构既包括重建的创新,也有保留的继承,两者缺一不可。面对未来,我们要不断加深和提升对产业的认识,同时要坚持认为正确的东西,最终打造出自己参与竞争的独特能力。 整车企业到底如何参与未来的竞争呢?随着法规不断升级、新技术应接不暇、产业边界扩大,整车企业需要也必须寻求与零部件企业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车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新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新商业模式(如出行),整车企业更应把核心能力建设聚焦于定义策划能力、集成能力、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对于零部件企业,建立整车思维至关重要,要从零部件提供者向系统方案解决者(硬+软)转型。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整车企业已无能力将零部件的软硬能力组合起来,那些只做硬件的供应商如无法提供数字化的软能力,也只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被边缘化。只有能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零部件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车企如何有效应对新时代的舆论和信息环境。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信息源的新时代,信息爆炸、信息真伪难辩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所有的企业都要客观面对。对于各种舆论报道和评价,企业必须要抓住核心,准确判断,主动出击,有效沟通,以确保将企业的正确价值观有效传导给社会及消费者。对于那些负面的或曲解的舆论报道,企业必须冷静面对,不必过于敏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出发点。车企要努力利用主流媒体,利用大平台来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铺天盖地的各种资讯如未来技术、商业模式等,既要有开放思维,更要有专业的人进行管理和深度解读,以期做出正确判断。在面对信息爆炸的社会新特色时,企业要有定力和实力去辨析和应对。 下面我来谈谈企业该如何应对当前市场调整的思考。首先我们对于市场下滑要有个基本判断: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微增长阶段。这个阶段总体是增长的,但这个阶段伴随着波动也会出现负增长,大家都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生存战略确保企业活下去就行;进攻战略会抓住这个市场调整期进行扩张;保存实力战略确保企业稳扎稳打。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战略选择。其次我们要深刻反思这轮调整的深层次问题根源,制定长线发展战略。在我看来,这次的市场调整与以往完全不同,它是一场马拉松、实力战的开始。所有迹象表明中国市场真正进入了靠实力竞争的新阶段,品牌才是最终致胜的法宝。我们必须清楚靠核心技术支撑、靠体系竞争力做保障的品牌竞争时代正在到来。企业要对本轮市场调整持续的时间进行清晰的判断。企业既要有短期的战术,更要有长期的战略来应对。同时,企业也必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就是平衡好降价、销量、品牌的关系。 那么自主企业到底如何打造长期的竞争力呢?我认为中国的自主企业在本土市场上是有很多包括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企业运行的灵活性、市场反应速度、产品迭代速度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等先天优势的,而这些优势也在过去的产业发展中助推了本土企业成功地走到了今天。我们需要对这些优势进一步总结细化,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有人会问,如果按照这种打法,是不是我们又回到从前呢?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新时期,同样的理念必须要赋予新的内涵,而且我们也有新的能力将这些理念更有效地落地。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进入到了靠品牌竞争的全新阶段。企业只有靠深耕细作才能不断积累实力、培育品牌,并最终赢得未来的激烈竞争。具体我谈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在技术研发领域上进一步加大投入。过去我们的研发是跟随式的,但今天要加大做引领式研发投入。我不赞成企业什么都干,要把有限的研发资源更聚焦,做特色核心技术的开发。同时要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组合,把别人的核心技术变成自己的竞争力。 第二,要打造支撑品牌的拳头产品。品牌是靠产品来支撑的。产品要做精,并在差异化上下足功夫。相近的产品要尽量做到同时切换,避免不同细分市场的新老产品因价格而打架。当然,做到产品同时切换的确很难,这挑战企业的资金、研发、供应链、生产、广宣等全方位的能力。但这应该是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一定要在产品品质上下足功夫,自主品牌在这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细分市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真正理解,力争在营销创新及品牌塑造上实现大的突破。 第四,在企业经营上回归本质,用足够的耐心去夯实企业的基础。打造体系竞争力至关重要,真正实现整个企业一盘棋。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真正实现高效的企业运营。同时企业要具备长期有效的资本运作能力,并平衡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第五,加大构建“新四化”能力的投入,充分抓住本次产业转型的战略机遇,打造支撑未来品牌发展的新实力。 第六,未来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企业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战略互信、协同发展、相互依赖的整零关系。 第七,中国企业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出去,赢得更好的发展良机。原来中国市场快速增长,“风景这边独好”,抓住本土市场就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到了今天,已经是市场“那边风景也好”的时候了,而且中国企业本身的实力也今非昔比了,到了企业认真谋划走出去的时候了。 第八,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打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人和是克服困难、迎战未来、持续创造佳绩的根本保证。 以上讲的这些观点,作为大道理,其实大家是都知道的。关键是如何有效落地实施,并产生效果。企业家们一定要想明白,要在市场调整、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同期相遇的今天,有战略自信、战略定力和战略坚持。通过全方位、全员的创新努力,科学地把“速度+成本+灵活+资源组合”做到极致,实现企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实力支撑品牌竞争的时代正在到来!品牌力是企业经营的终端体现,它挑战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可持续竞争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努力认真做对每一件事。 谢谢大家! 本文原转载于《盖世汽车社区》 |
上一篇:赵福全:新时代亟需构建新人才观 下一篇:《汽车技术创新》:新时期汽车技术战略全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