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对话刘波:顶层设计的探索与重塑 |
本文来源:凤凰汽车 2014-04-22 2014年4月20日,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凤凰汽车作为官方合作媒体对本届北京车展进行全程报道。凤凰汽车与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共同推出行业策划《赵福全研究院》,希望通过“院长对话院长”来全力剖析自主品牌,直面自主品牌的生存现状。以下为赵福全对话长安汽车副总裁、兼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波的访谈实录。 赵福全:欢迎大家来到北京车展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访谈栏目,首先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到的第一位嘉宾是长安汽车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总院院长刘波。刘院长非常欢迎你,我们曾经是同行,今天我客串主持人,欢迎来到凤凰网。 刘波: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访谈。 赵福全:今天我们主要访谈技术,可以放开聊。近几年长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非常高的行业认可。我是看着自主品牌过来的,也自己参与过、体验过,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我确实感受到长安的车型更清晰了,造车的质量提升很大,同时在技术方面做得扎扎实实。这应该说不是我个人的评价,实际上长安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也得到了很高的认可,过去一年多销量的急剧攀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认为为了这个成绩整个长安的所有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实际核心的还应该是长安以研发实力作为坚实的后盾,这一点长安的战略是正确的,研发的决心是坚定的,我觉得很了不起。作为研发团队的领军人刘院长,我想只有你更清楚这其中的辛苦,所以应该说一句你辛苦了。 刘波:谢谢赵院长对我们的评价,非常感谢。 赵福全:谈到车展,我一直认为车展不是一个商品展,而是产品展、技术展,国际上车展展示的都是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实力。这次凤凰汽车也很有创意,因为我本人也曾经是技术老总,特意安排咱们这些院长们一起聊聊。我很想听刘院长给我们好好介绍一下,这次参加北京车展,长安汽车给大家带来了哪些车型和技术? 刘波:这次长安展示了30多款车型,最重要的车型就是CS75,正式发布上市,这个产品代表目前长安自主品牌轿车的最高水平。同时我们还带来两款即将上市的变速器,还有在新能源方面,如混合动力所取得的一些进步,以及车联网方面的展示。 赵福全:无论从整个阵容、还是细节应该说是既有规模更有质量。我自己也曾经带领团队准备车展,深知压力之大,这次车展刚结束就要接着准备下一次了,很多展品都要花很大的心思。作为研究院院长,你是长安技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相信肯定很激动,压力也很大,同时也一定非常希望消费者能够看到最好的长安。那么,你最想让大家看的一两件技术或者展品是什么? 刘波:从目前来看还是动力总成,动力总成是最难的技术之一,代表企业的技术水平。长安汽车参加这次车展,除了整车产品以外,最核心的就是要展示在动力总成上的发展。目前在动力总成系统方面有BLUE CORE品牌,下一步就是继续把发动机做得更好,由4个平台做成2个平台,同时要把品牌做强。 赵福全:发动机既面临着成本压力,也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我了解到长安发动机有多项核心技术,请问都有哪些内容?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刘波:除直喷、增压这些技术以外,长安在NVH静音、低摩擦等方面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同时我们认为仅仅发动机还不行,所以目前长安在自动变速器方向上非常明确,不掌握自动变速器,今后的车型不可能自动化。长安一定要做DCT和AMT,实际上目前AMT已经批量生产,在小型轿车上已应用,DCT则主要是在中级以上车型应用。 赵福全:听了之后,感觉在掌控核心技术的思路上我们还是有很多共鸣的。你提到低摩擦技术,在发动机上最终油耗可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不是强调多大排量,而是强调节油率。另外你提到NVH,NVH听起来很虚,实际上却有太多的技术,很多汽车行业的专家都对长安汽车NVH工作给予充分的认可,我认为你们在这方面的提升绝对是真本事。我一直讲正规化、国际化,掌握核心技术,前段时间长安的“汽车NVH控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一等奖,我认为你们在这方面的理解很深刻。 下面我们换一个话题,因为你是专家又是技术领军人,想必车展你可能已经转了一圈了,你觉得整个车展给你的整体印象如何?你总体感觉这次车展的技术走向如何? 刘波:因为今天上午时间比较有限,发布会结束后还没来得及细看,但是总体归纳起来不外乎几点:我个人认为下一代汽车产品的发展趋势首先是节能,还有网络化、智能化以及轻量化。包括我上周到欧洲合作伙伴那里调研,他们提出的下一代产品要关注的方面,也是朝着这四个方向发展,跟我们的理解完全一致。 赵福全:也就是说下一代汽车产品的技术方向排在最前面的还是如何节能、提高效率,而轻量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很重要。 但我们现有的技术能力积累不够,加上自主品牌本身的局限性,在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如何提升产品力?销量跟技术的产品力有直接关系,但成本也取决于技术含量。有人提出,是应该做正规研发,但又嫌成本高、速度慢;有人则认为干脆还是买;也有人觉得能抄就抄。我认为你在内部肯定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我想听听,你觉得我们的研发到底应该怎么走? 刘波:首先,就像赵总所说,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产品。我们研发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出经典产品,经典就是上规模、畅销的产品。研发过程中聚焦于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产品力的提升打造出既上量又畅销的经典产品,进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而我们产品销量的大幅上升也会对主机厂、供应商体系、经销商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要关注核心技术,产品必须要有领先技术来驱动。产品一定要有技术含量,而核心技术则是重中之重,但是技术分很多领域,每个领域都去做也没必要。这几年的亲身实践,我感受最深的是产品不怕有弱点,就怕没有亮点。对长安来说,我们打造的技术标签就是“节能、安全、时尚、智能化”,并将其作为未来产品(也包括现在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再次,就是体系的力量,特别是研发体系。为什么要讲体系,因为研发质量、研发效率以及研发成本都是靠体系来保证的。我管一个产品开发可以,十个产品开发靠一个人管肯定是不行的,体系一定要做好,更需要去创新。 最后,人才为本,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性。汽车人都非常辛苦,我曾当过产品总监,一个新产品开发需要三年的话,这三年中基本上没有星期天,没有假期。这么辛苦,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这个我们视若自己孩子一样的产品上市后很受用户欢迎,这种成就感即使付出再大的辛劳也是值得的。这也需要靠人才的能动性来保障。 赵福全:刘院长,我听下来很激动,虽然我们两人的汽车背景有所不同,但是在如何做企业研发上不能不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有很多共同点。在这一点上,我对你这种国内土生土长的专家、国内成长起来的优秀管理干部发自内心的敬佩。刚才你谈到了,我们要面对诸多需求、要做很多事情,但更需要聚焦,聚焦形成强大的优点来弥补一些精力不够而造成的不足,然后再一点点补课。 另外,你强调了体系的重要性。确实,一个产品投这么多钱、做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供应商参与,只有健全而完备的体系才能够保证大家按照同一标准协同作战,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在企业亲身实践的感悟。尤其你谈到人才,人才招来后如何有效管理,使得人尽其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从人才角度来看,长安这些年来做得还是不错的,朱华荣老总可谓功不可没。你们招来了大量海归人才,长安的海归们是最稳定、也是发挥了最大作用的一支生力军,我觉得很了不起。当初都是海归向国内来“推销”体系,但现在你反过来向我强调体系的重要性了,这种转变、这种进步确实很了不起。 据我所知,长安6000多人研发团队中海归差不多有60人,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大团队的认可,同时真正发挥了独特的专长,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助力,考验着管理层,尤其是像你这样的领军人物的智慧,请谈谈你的具体体会? 刘波:长安确实引进了很多海归人员,千人计划专家先后有12人,有个别人不一定在研究院而在其它部门。引进海归人员关键是要用其所长,就是把他的强项、长处尽可能得发挥,同时配备相应的支持团队,这个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让他做不擅长的事情,这样会打击他的信心。在这点上长安的这些海归应该是做得很不错的,比如我们赵会院长在安全方面打造的团队,从十几个人发展到上百人,从体系、流程到规划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另外,我觉得文化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认同长安文化后沟通就会很容易。 赵福全:那么从你的角度,带领这支团队有哪些感悟?你为他们发挥作用做了哪些方面的调整? 刘波:第一,我觉得我们的海归在技术体系构建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毕竟他们了解国外的世界一流企业怎么做,虽然我们的条件不一定达到,但是我们努力创造条件,一步一步向国际看齐。第二,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你在关心他们,这样才会全身心投入做好事情。 赵福全:对知识分子的关心有时候可能比多给他点钱,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刘波:另外,长安也有很多机制专为海归人员服务,比如,公司高层会亲自开座谈会了解海归人员的相关情况,配备专门的后勤保障部门为他们服务。 赵福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海归也是人,也有局限性,怎么样才能够把他们的长处用足,把一些所谓的个性规避,从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花更多的时间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同时,我认为在用人方面朱华荣老总也做出了榜样的力量,给你设定了一定的模式,让你能够有空间做得更好,我认为这一点很了不起。 回到技术这个话题,我记得去年年底到长安去听汇报时,你们谈到汽车有292项核心技术,你们一项一项攻关已经掌握了272项,大致是这样的数量级。能够这么持续地去做技术很让我感动,扎扎实实不断努力就会有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技术领军人,你又是如何平衡技术和市场的关系呢?比如说安全性能涉及到四五十个关键件,一个件一个件去提升,可能碰撞测试也不会一下从三星跃升到五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沉下心来面对市场可能很急迫的需求呢? 刘波:这里我仍然觉得是体系问题,比如产品开发时,上游产品规划部门一定要把产品规划做好、细分定位做好,要把工作往前提。同时在做的过程中,技术和产品不矛盾,有好的技术才有好的产品,技术是基础,产品是成果。不能说我为了产品不要技术,那怎么可能打造出好的产品呢?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流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把控,有问题必须要解决,从设计到验证,从整车系统到零部件都有规范、有指南,最终整车要满足市场对汽车性能提出的要求。 赵福全:也就是说我们不应把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混为一谈。技术开发先行,产品开发紧随其后,要有清晰的战略,明确什么样的市场、什么样的客户群体、什么样的定位,给研发充足的时间。而不是今天有想法,明天就要拿这个米下锅,要做好充分的储备,不能出现问题,更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刘波:如果我们知道产品有问题,甚至是很小的问题,这个产品也绝对不能上市,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解决,不能让问题产品流向社会。 赵福全:你说出了很多国内老总的心声,长安给很多企业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一些核心的技术不管用不用在这个产品上,都要为明天做好准备。 刘波:原来在技术研发方面大家不太重视,都喜欢做产品,产品有技术含量、有成就感,技术做半天没有什么成就感。以前交几份技术报告就行了,现在我们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必须很好地融合起来,技术能不能为产品所用,不是最后出几份报告,而是必须有门槛,必须达到什么程度产品才可用,不能因为技术不成熟而导致产品延期。 赵福全:领军人强调什么员工做什么,当企业强调技术的时候,就有很多工程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价值,甘受寂寞,刻苦钻研。而把技术开发放到流程中去也避免了因为缺技术而导致产品没有亮点。 谈到技术,现在我们不妨也谈一谈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提出的很多概念。你觉得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不谈网络销售,而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对于汽车产业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应如何借助互联网把汽车造得更好?互联网和汽车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刘波: 我们现在把智能驾驶产品分成四级,即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化、具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高度自动驾驶、全智能化无人驾驶,目前还处于零级到一级这个阶段,合资品牌比较强的是福特,已经到了二级,甚至开始研究三级,到第四级就是完全的智能驾驶了。我们的目标分为四个阶段,2015年达到二级,2020年达到三级、2025年达到四级。我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包括互联网技术以及其它各方面如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全智能化的无人驾驶肯定会实现。 赵福全:看来你比较乐观,那么无人驾驶对于像长安这种自主品牌企业来说,技术难点在哪里?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实施呢? 刘波:从长安的规划来看,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其次就是跟随占领,跟随世界一流企业的方向;然后找世界一流供应商的成熟产品来用;最后还要软硬件分离,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软件集成技术最终达成目标,我们是按照这个目标在努力。 赵福全:现在我们的挑战更多是在成本上吗?在开发阶段可能成本还不是主要问题,更多的还应从技术角度分析。那是传感器的问题?大数据接收问题?还是控制系统掌握能力不够?如果要在比较快的一段时间内有大突破,你觉得现在的瓶颈主要在哪里? 刘波:我觉得主要还是软件系统,以及安全性的一些挑战,现在已经能做到无人倒车、无人出库,但为什么不敢量产?因为还有一些安全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安全问题彻底解决了,以后学驾驶、考驾照都不用练倒杆了。 赵福全:我一直讲人和人在一起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车和车在一起也没问题,人和车在一起就可能有问题,尤其是车前面有一个障碍是人还是物,就比较难判断了,这可能是无人驾驶面临的最大挑战。从你刚才的介绍中,我理解2025年,也就是10年之后的长安就可以做到无人驾驶。 刘波:这是我们的目标。 赵福全:那还是比较清晰的,决心也很大。 刘波:我们还专门成立了部门,有上百人的团队在做无人驾驶。 赵福全:通过这个机会向凤凰网的网友们传递这个信息非常值得,否则大家可能觉得无人驾驶都是来自Google的或者其它互联网公司。 刘波:无人驾驶肯定也要把外面的网络公司引进来一起做。 赵福全:既然都无人驾驶了,那么整个车的内饰、所有设计都要重新考虑人机工程了,包括制动、转向以及离合器等,汽车内部是不是应该有很大变化,你畅想过没有? 刘波:这个确实还没畅想过。 赵福全:因为不需要开车了,人可以在里面办公,虽然没有空间做淋浴,但是还是可以做很多事。 刘波:做技术就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把工作做扎实,我想当长安能够做到第三代产品时,就是到第三个台阶的时候就会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赵福全:就是说现在更多的是要实现自动驾驶,甚至一定程度的无人驾驶功能。 刘波:局部的实现。 赵福全:再问一个问题,现在节能环保的压力很大,尤其雾霾严重,汽车对此的贡献量是多少存在争议,但有贡献是一定的。国家出台了很多解决措施,新能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案。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长安起步较早,之前也推出来一些产品,尤其是大家对混合动力徘徊犹豫时你们一直坚持在做。面对2015年百公里6.9升到2020年5升的油耗限值标准,平均每年要降5%的油耗,国内外企业都感到挑战非常大,你怎么看5升油耗标准?从企业角度出发,应依靠哪些技术路线来满足? 刘波: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个事情,一直在研究。实际上也问过合作伙伴,如何满足欧洲2020年95克二氧化碳的指标,他们提出的方案有一些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柴油机占很大比例。在这方面,我们自己的设想是传统动力总成的能耗要下降12%,整车至少还要下降8%到10%,然后再结合新能源,比如插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我们现在主要以插电混合动力为主,最终来达标。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传统动力总成的能耗要下降12%,到2020年争取下降到30%左右,至少也要下降20%。 赵福全:常规混合动力你觉得在这里面起到什么作用? 刘波:应该是有前途的,但因为现在国家没有补贴政策,所以优势不明显。 赵福全:因为成本而失去优势,实际上市场是有需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会减轻一些电池的负担,而常规混合动力还是要看国家能不能出台政策。 刘波:国家如果出台一些政策,我个人认为混合动力是必须要有的。 赵福全:这些技术是要储备的。 刘波:对,因为它的性价比总体还不错。 赵福全:长安现在还坚持做下去吗? 刘波:我们要做,既做了混合动力又做了纯电动,然后再去做插电式混合动力就会比较容易,技术都差不多,通过优化组合就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的产品。 赵福全:虽然混合动力只是一个过渡,但是这个过渡可能很漫长,传统动力不会一夜之间消失,纯电动也不会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传统发动机和纯电动放在一起可能会更有前景。 刘波:我也问过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公司,实际上他们预计2020年传统汽车还是要占90%,新能源占10%,预计真正的纯电动广泛普及可能要到2020年之后了。 赵福全:我也同意你的观点。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聊得很开心,非常感谢你分享了很多真知灼见。凤凰汽车第一次尝试让专家跟专家聊,聊点专家的事,有技术含量的事,同时我们也尽量用一些通俗的语言让广大网友理解。实际上自主品牌在不断进步,虽然压力很大,但也一直在努力,而且还会继续努力。我曾经开玩笑说,我们要把西方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做产品开发上,我们就处在初期积累的这个阶段,投入多、产出少,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承担着产业希望和民族使命,又无比光荣。 刘波:也有成就感,我个人认为未来中国会有两到三家汽车企业可以进入世界前十,我们要没有一到两家这样的企业怎么也说不过去。 赵福全:这就是骨气,也是力量和动力,是大家的信心和决心。 刘波:但时间不太多了,就是一到两代产品的光景。 赵福全:就是这样一个窗口期,当格局稳定之后再去争夺就难了,现在是争地盘、蓝海转向红海的时候。 刘波:已经进入一个稳定期了,这个要凭实力、凭耐心、凭策略。 赵福全:有了成就之后就会更有自信,希望刘院长一如既往地带领你的团队往前走。为了大家共同的梦想,能够走得更远!最后请你跟凤凰网的网友再说两句。 刘波:凤凰网的网友,大家好。实际上凤凰网汽车频道我也经常看,办得非常不错。今天跟赵院长聊得很开心,但所谈的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有问题的话,希望大家给我指出。谢谢大家! 赵福全:再次感谢刘院长,谢谢! |
上一篇:赵福全对话黄向东:自主高端化路径共识 下一篇:赵福全对话邬学斌:同为海归惺惺相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