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Viewpoints

    Home >>Viewpoints
    Talk Between Fuquan Zhao and Chunhui Zhang (Part I): Chinese Automakers Should Have Their Own Automotive Operating Systems

    本文原转载于《凤凰网汽车》

    2014年,斑马智行创立,是最早一批开发汽车操作系统的跨界合作公司。7年过去,如今汽车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主流话题,几乎所有的IT和科技巨头都或多或少踏入进来。

    毫无疑问,软件对于汽车越来越重要,操作系统已经成为新汽车的核心,也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所以凤凰网汽车《赵福全研究院》第68期,对话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基于过去7年的经验,深入探讨中国车业该如何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内容将会分上中下发布)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左)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右)


    观点摘要

    新汽车与新模式:汽车产业将会出现比当年手机产业更大的革新,必将是完全不同的新汽车。新汽车代表新的万物互联的生活方式,必须产生于新模式。新模式目前仍在探索之中,一个维度是要思考新的开发方式,其基础一定是数字化;另一维度则是汽车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周期,越是在产业变革期,速度就越是关键指标。

    不能照搬手机:手机生态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汽车产业学习,不过简单地把手机生态照搬到汽车上来是行不通的。第一,手机生态的产业链要比汽车简单得多。第二,手机生态主要是应用生态,汽车生态中虽然也有应用生态,但应用生态并不是汽车生态的全部。而且中国汽车生态的建设不应该走手机生态的老路。

    中国自己的系统:对于汽车生态,我们应该有自信,中国有这么巨大的汽车市场。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很多方面,尤其是站在整个城市的层面系统思考和探索车路协同等,中国都走在全球前列,完全有机会成为引领者。中国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

    赢者通吃走不通:比如对于操作系统这个“地基”,有的企业选择打得深一些,有的企业选择打得浅一些,还有的企业选择暂时不做。有的企业习惯于“通吃”的做法,短期看这样效益确实有可能更高,但长期看并不利于企业自身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生态必备三个价值:一是对用户有价值、产品可进化,二是对企业有价值、产业可成长,三是对社会有价值、社会可进步。用户要的并不是APP,而是良好的服务。

    核心特质:框架性思考的能力、连接的能力以及赋能的能力,是汽车操作系统永远不会改变的核心特质。有些内容可以先借用外部资源做起来,但是其大框架一定要由自己定义好。

    多核分布异构式:未来汽车操作系统一定是多核分布异构式的,其中有的核是实时的,有的核是非实时的。先把操作系统的框架搭建起来,让各种技术在上面运行,成熟一个就替换一个。

    不能闭门造车:当前产业并没有一套现成的操作系统能够充分满足未来新汽车的各种需求。打造汽车操作系统不能在温室中培养,也不能闭门造车、自娱自乐。顶层设计之后,局部的内容可以由不同参与方来分别实现,并采用迭代优化的方式不断演进。


    以下为对话实录

    赵福全:凤凰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我是本栏目的主持人,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的赵福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先生。

    张春晖:大家好!我是斑马智行的张春晖。

    赵福全:欢迎张总做客凤凰网汽车《赵福全研究院》栏目,这个栏目创办至今已经八年了,今天与您的对话是本栏目的第68场对话。每年我们都会围绕行业热点选择一个主题,与嘉宾们一起深入讨论和交流,而今年我们选定的主题是“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半个汽车人是最佳状态汽车企业需要内部变革

    赵福全: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产业边界不断拓宽且渐趋模糊,越来越多的“业外”力量涌入其中。在此情况下,汽车技术创新也呈现出日益明显的生态化趋势,需要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分工协作。这是我们选择“汽车技术生态创新”作为今年对话主题的原因所在。

    说起来,张总自身的经历恰好反映出这种跨界融合的生态化趋势。我们知道,此前您作为阿里巴巴的IT专家,和上汽集团的团队合作,一起打造出了号称“中国第一款互联网汽车”的荣威RX5。在这个过程中,您也逐渐从当年的“外行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汽车人。事实上,现在不少汽车企业都引入了各种不同背景的人才,已经不太分得清谁是老汽车人、谁是新汽车人了。总体而言,我认为IT等产业的加入,将为汽车产业赋能,从而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生全面重构。

    那么,“业外”力量为什么要进入汽车领域呢?这是今天我想和张总交流的第一个问题:从汽车“新四化”的角度出发,您认为本轮科技革命将给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机会?

    张春晖:谢谢赵老师!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凤凰网汽车《赵福全研究院》第68场对话的嘉宾。您刚才说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参与,我已经是一个汽车人,不过我自己感觉只能勉强算作半个汽车人。其实做半个汽车人也挺好,有时候可以用“业外”的视角看问题,今后我仍想保持这样的状态。

    谈到本轮科技革命的影响,我认为这是汽车产业百年不遇的战略机遇,而把握这次机遇就需要跨界融合。在我看来,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汽车产业,原本边界清晰、层级分明、壁垒森严,而当代汽车人却有着了不起的勇气与担当,为了实现变革,愿意主动开放,这就为“业外”的我们进入汽车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当前,汽车产业在“新四化”、智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方向上的变革正在不断深化。尽管对于产业最终将会演变成什么状态,尚无明确的答案,但大家在深度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今后汽车产业一定要跨界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我认为未来汽车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软件定义汽车”。对此,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软件会越来越重要,包括成本也将逐渐由软件决定,所以硬件就不再重要了;也有人认为,智能汽车只是与软件更相关了,或者说应用的软件更多了,汽车的基本功能还是要靠硬件来实现。而我的观点是:硬件依然重要,甚至可能会更重要,但只有硬件已经不够了,唯有引入更多的软件并实现软硬融合,才能把未来的汽车打造好。由于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仅靠单一产业或领域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所以跨界融合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此外,还可以从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本轮汽车产业重构的机遇。人们对于智能产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如果说未来的汽车是一种全新的汽车,那么这种新汽车肯定不能基于传统模式来打造,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模式。尽管这种新模式目前仍在探索之中,不过其基础一定是数字化。未来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企业,可以将各行各业以及广大用户连接起来,从而以更多的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数字化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赵福全:您讲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这对IT或者说ICT产业来说,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机会。那么对传统汽车产业而言,在这方面有哪些机会?我认为,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改变汽车产品和产业的基础,这对传统车企来说同样是重大机遇。当然,在新的产业环境和竞争格局下,传统车企要想生存下来并且做得更好,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您觉得,这些挑战又是什么呢?

    张春晖:其实无论互联网汽车,还是智能汽车,又或者是新汽车,这些概念的中心词仍然是汽车。汽车作为具有移动运载能力的大宗商品和交通工具,其本质并未改变。也就是说,汽车的基本属性和能力没有变化,而互联网、智能以及服务等新手段、新能力,都是为汽车赋能的部分,是为了让汽车变得更好。从这个角度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机会本来就是属于汽车企业的。

    至于说挑战,我认为主要是汽车企业当前需要在内部进行重大变革。我们不妨参考一下手机产业的情况:十几年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在功能手机的时代可谓如日中天;然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产业的格局。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我觉得将会出现比当年手机产业更大的革新,我们根本无法预料到十年之后的汽车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即使现在最大胆的设想,可能也远不及未来汽车产品和产业的实际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汽车企业还秉持“目前产品就不错”、“车卖得还好”、“已经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了”等想法,那就和十几年前那些看似非常强大的功能手机厂商一样,大概率会被产业淘汰。

    尽管现在我们还无法准确定义未来汽车,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年之后的汽车必将是完全不同的新汽车。到底用什么方式才能打造出新汽车,这是车企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则是汽车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周期。越是在产业变革期,速度就越是关键指标。例如,传统的汽车产品开发往往以24-36个月为周期,那么能不能让产品更快地投产上市,更快地迭代优化?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汽车企业提速快跑的主要方向之一。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不过在实践中,体量庞大的汽车企业如何才能提速快跑?又如何确保在快跑的过程中不跌倒、不混乱?这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做出很多根本性的改变。

    赵福全:在此先做个小结。张总自2010年起就开始做操作系统,到2014年与上汽合作打造汽车操作系统,对汽车业务越来越熟悉。不过张总表示,自己很愿意加入汽车产业,但只想做半个汽车人。我想所谓半个汽车人,就是要在继承传统汽车基础的同时,引入汽车产业原来没有而未来需要的新能力。如果张总完全变成了汽车人,可能反倒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甚至不能适应未来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了。所以,在为汽车产业赋能的过程中,您认为半个汽车人是最佳状态,一方面要了解汽车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又要跳出传统思维,给未来汽车增添新的能力。这其实反应出张总对于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深刻认识,即传统汽车需要外部新能力的加持,才能实现“老树开新花”。

    当然,本轮汽车产业变革对于传统车企而言,也并不意味着末日的到来。因为汽车硬件始终是基础,传统车企可以基于优势的硬件能力,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记得几年前我就曾经讲过,对于智能汽车来说,硬件是躯体、软件是灵魂,两者缺一不可,必须软硬融合。如果没有软件只有硬件,那汽车就是行尸走肉;而如果没有硬件只有软件,那汽车就是孤魂野鬼。

    当前传统车企的最大挑战在于必须自我革命,切不可只抱着硬件不放,那样最终肯定会被淘汰,而且还会迟滞汽车产业整体的发展。为此,传统车企应努力打破思想上的固有观念,充分认识到未来汽车需要获得外部赋能,一定要积极拥抱软件,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以形成汽车产品可持续进化的生命力。同时我想强调,传统车企对软件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软件和硬件原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具有截然不同的产业规律和特点,企业必须综合考虑两者的差异,重新构建全新的产品开发以及企业经营体系。事实上,未来汽车产品在硬件能力的基础上寻求软件能力的加持,不只是ICT企业,同样也是汽车企业的最大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产业非常需要更多的“张总们”加入,由汽车和ICT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共同推动产业的融合创新。


    汽车生态构建不能照搬手机分工协作需要操作系统理念

    赵福全:由此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汽车硬件必须与越来越多的不同软件相互组合,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发挥软件作用的新硬件,打造这些软硬件所需的参与者远远多于从前,从而将会形成一个汽车产业大生态。所谓生态,就是由很多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参与者组成的整体,这些参与者彼此依存、缺一不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严格来讲,汽车产业原本就是一个生态,即由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及汽车经销商组成的基于硬件的生态。不过这与互联网公司通常所讲的生态并不相同,本质上只是一条线型的产业链。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是一个母生态,在这个母生态上承载了众多的子生态;而到了物联网即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汽车将成为一个比智能手机更大的全新母生态。那么,当汽车产业成为一个载体性的母生态时,与手机产业的母生态相比会有何异同?这样的汽车生态究竟应该如何建立?请张总分享一下您的见解。

    张春晖:这是一个非常好也非常难的问题。应该说,手机产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上已经离不开手机了,这是其构建生态的一大优势。手机生态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汽车产业学习,不过简单地把手机生态照搬到汽车上来是行不通的。此前有段时间,不少企业都觉得手机生态已经比较成熟了,直接将其挪到汽车上使用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按照这样的想法去实践,一定做不好汽车生态。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很复杂,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第一,手机生态的产业链要比汽车简单得多。十年前我们就曾探讨过这个问题,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而手机只相当于汽车上的一个小总成,汽车硬件生态远比手机复杂。

    第二,手机生态主要是应用生态,即基于APP应用商店的生态,这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汽车生态中也有应用生态,但应用生态并不是汽车生态的全部。就应用生态而言,在汽车生态的构建中,手机应用生态是可以有一定贡献的。不过汽车除了应用生态和比手机复杂的硬件生态以外,还有开发生态、服务生态等,而且这些生态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又涉及汽车操作系统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认为汽车生态的建设不应该走手机生态的老路。当年在手机生态上,我们就曾经设想,能不能基于中国这个大市场,培育出我们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但是当时各家手机公司都觉得还有其他选择,最后时间窗口就错过了。

    而对于汽车生态,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自信,中国有这么巨大的汽车市场,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很多方面,尤其是站在整个城市的层面系统思考和探索车路协同等,中国都走在全球前列,完全有机会成为引领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当然,自研操作系统并不意味着封闭,反而更要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向别人学习,最终才能打造出一套真正有竞争力的操作系统,进而建成一个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体现中国人对未来智能汽车及相关领域构想、跨界融合的汽车大生态。

    第三,打造汽车生态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其价值。如果生态不能创造价值,就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不可能真正商业化及持续成长,也不可能促进产业的繁荣发展。由于中国市场体量庞大,汽车生态的规模也必然非常巨大,因此搭建生态的过程很可能会更长、更苦。不过只要我们把生态的价值想清楚,把关键的内容掌握住,前面过点苦日子也没关系,后面一定会越来越好。

    赵福全:确实如此,生态建设说到底是一个价值创造及分配的问题,很多“业外”参与方之所以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就是希望能够参与汽车生态的价值创造并获得相应的回报。那么,张总认为汽车生态都有哪些价值?

    张春晖:对于汽车生态的价值,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认识,我觉得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一是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使产品可以持续迭代进化。未来汽车产业会形成三种驱动力:除了数字化和智能化之外,还有一种驱动力就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毕竟为汽车产品买单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喜爱并愿意购买和使用不同以往的新产品,这可能是产品和技术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在汽车生态的建设中,用户是一个必须考虑进来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生态建设的前提就是必须给用户带来价值。

    今后用户在选择汽车时,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可以移动的机器,而是能够不断学习、成长并与自己互动的机器人,或者说,用户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越来越懂自己的伙伴。如果在产业生态的支撑下,用户能够体会到汽车产品越用越贴心,就会逐步建立起情感上的连接,而不只是做功能上的比较。当然,用户价值还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今天我谈的只是基本的方向。

    二是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和开放融合。在生态中一定要有合理的分工,而不是一个或一类主体什么都自己做。有的企业习惯于“通吃”的做法,短期看这样效益确实有可能更高,但长期看并不利于企业自身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能够为社会带来价值,产生汽车产业之外的影响和贡献。汽车虽然同样是大众消费品,但并不像手机那样具有高度私人化的属性。因为汽车必须行驶在交通环境中,要确保自身及外部的安全,要受各种交通法规的监管和节能环保法规的约束,还要为城市移动运载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未来生态化的新汽车将与外部环境结合得更加广泛、紧密,因此一定要把汽车生态建设放在城市中系统思考,努力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进而推动人类的发展进步。

    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我觉得我们这些从“业外”进入汽车业内的人确实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例如,汽车产业的风险控制做得很好,整体效率也很高。又如,汽车作为高度复杂的产品,其规模化非常困难,而汽车产业做到了把产品的成本控制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又确保了产品质量可靠、安全过硬,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规模化。可以说,汽车产业是非常特殊也非常有底蕴的大产业。其实此前这个庞大的产业之所以如此成功,靠的就是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而未来汽车除了硬件之外,还会融入很多软件,涉及软件的分工会更复杂,方式也不同于硬件,这就对汽车产业的分工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生态以容纳更多的参与者并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

    我们不妨从软件角度来梳理一下汽车生态的理想状态。简单地说,软件可以分为三层。最上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企业必须考虑怎样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用户要的并不是APP,而是良好的服务,特别是你懂得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例如用户驾车时想去吃饭,汽车能够立即根据用户的喜好提供餐食推荐及饭店位置,也包括其他与车、与人相关的各项服务。在上层架构中,企业既要为用户提供方便、好用的软件,更要让用户享受到软件背后的服务资源。

    中间层是各种软硬件服务的整合,不只限于汽车自身,未来也将包括与交通、能源和城市等相关的很多服务。对于中间层,可能整车企业更有话语权,毕竟是谁的产品,谁就得负责整合。当然,在整车企业的统筹下,很多具体工作还是要由供应链企业来完成。如果说此前车企的供应链管理主要针对硬件,那么今后车企对于供应链,既要管硬件,也要管软件,还要管软硬结合。

    再往下一层即最底层是基础软件层。随着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感知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今后汽车将搭载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芯片。要想把新旧硬件和相关软件系统地管理起来,就有赖于基础软件发挥作用。

    以上三层软件结构只有有机地配合起来,汽车生态才能构建起来。否则企业只能各自为战,或者垂直整合。而垂直整合并不具备平台化的复制能力,很难实现产业的开放融合与快速发展。

    同时,我认为每一层软件都需要建立操作系统的理念。所谓操作系统的理念,就是要考虑分工、追求协作。如果企业什么都自己做,采取垂直整合的做法,那就不需要这种理念。而如果企业要开放融合,导入更多的外部资源,就必须按照操作系统的理念来思考分工协作。比如三层软件各自应该由哪些企业来做?每一层以谁为主、以谁为辅?这是需要站在整个产业的高度系统思考的问题。上述三层软件的划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做的简化说明,实际情况更加复杂,不过在生态构建的基本范畴和内在逻辑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赵福全:这段分享非常好。张总刚才谈到,当软件在汽车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即到了所谓“软件定义汽车”的时候,硬件仍然重要,只不过软件的融入会让汽车产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价值更高,同时也更复杂了,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进来,由此就产生了如何分工协作的问题,这是建设汽车生态的关键。例如用户层的软件设计有哪些工作?应该由谁负责?中间层需要协同的参与者有哪些?应该谁来主导、谁来辅助?底层基础软件又该如何打造?总体而言,汽车生态远不是手机应用生态那么简单,其背后包含了大量复杂的工作,包括所有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还包括软硬件之间的有效组合,最终要让软硬件在同一架构和平台上高效协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最佳的体验。

    由此可知,产业生态不属于任何企业独有,或者说,没有任何一家或一类企业可以拥有全部生态。展望未来,企业要么选择自我封闭,最终走向衰亡;要么选择拥抱世界,与外部众多伙伴一起参与生态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应共同打造分工协作的基础架构,而操作系统就是这个基础架构的核心部分,后面我们还会详细讨论。

    总之,汽车产业必须像手机产业那样构建生态系统。不过由于汽车不只有硬件生态和应用生态,还有开发生态和服务生态等,并且需要在安全、成本和质量受控的前提下运行在复杂环境中,所以汽车的生态构建要比手机难得多。


    中国需要自研汽车操作系统而且应当站位高远

    赵福全:张总提到,汽车生态建设的前期要过点苦日子。不知道您具体指的是什么?是说我们不能再依赖现有成熟技术而苦?还是说我们自研操作系统会暂时落后而苦?又或者是说各种生态建设的起步期都会非常苦?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在汽车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已经实现了与国外基本同步。那么,您为什么还要强调“过点苦日子”呢?

    张春晖:当前中国有大市场的优势,同时各方面的政策也很好,特别是在汽车与城市协同方面,有很多领先的尝试,因此我们在构建汽车生态时,布局可以更系统,空间可以更大,这也得益于此前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很多积累。

    而我说“过点苦日子”,想表达的是不同的领域可能会有不同的困难。事实上,做任何一件很难又必须坚持做下去的事情,肯定都要吃苦。就像国内目前做芯片的公司,虽然迎来了发展热潮,但也一样要过苦日子。因为把芯片做出来之后还要看别人会不会选择及使用,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对于汽车生态而言,从表面上看,似乎每一种硬件或软件,都可以找到现成的技术,可是能够真正满足未来需求的技术又不存在,只能去创新探索。以汽车操作系统为例,有安卓系统可以用,还有QNX系统也可以用,正如芯片一样其实有很多备选方案,直接拿过来使用似乎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内公司全新开发出一套操作系统,又有多少汽车企业会使用呢?这里的苦就在于,很可能千辛万苦把新产品做出来之后,别人不愿意或者说不敢尝试使用。毕竟全产业的理念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之前就只能先过过苦日子。当然,一旦熬过了这段苦日子,可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我所说的苦不只是指解决关键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指我们能否把握未来产业的发展大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推进思路,并把核心要素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问题。

    赵福全:这里张总谈到了一个重要观点。实际上,苦日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把别人现成的技术直接拿过来使用,这样可以解决短痛,但又带来了长痛,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有受制于人的风险,而且现成的技术很可能无法满足未来产品颠覆性改变的需求。这等于是选择现在不过苦日子而将来要过苦日子。另一种则是下定决心从头开始,自己开发新技术,不再跟跑,而是努力并跑甚至领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抢占战略先机、实现创新引领。这等于是选择为了将来不过苦日子而现在过苦日子。

    就像您谈到的,目前尚无成熟的汽车操作系统,如果基于电脑或者手机的操作系统来开发汽车操作系统,肯定会更容易,但这样的操作系统是否完全适合于汽车?后续又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这是必须提前思考清楚的重要问题。而张总认为,如果我们要把握本轮汽车产业重构的历史机遇,谋划创新引领的百年大计,那就应该从零做起,全力打造既适合于汽车产品、更适合于中国产业生态环境的全新操作系统。为此,现在就要过苦日子,投入大量资金,集中大量人才,坚持不懈地攻关,这样最终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那么,汽车操作系统基于QNX等现有系统进行开发和完全从零开始重新打造,您认为这两种方式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张春晖:我个人的观点是:第一,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智能汽车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这绝不是三五年就会结束,我想至少未来十年都是黄金发展期。既然中国有如此大的市场,如此好的机会,同时时间点上也很合适,现在开始做一点都不晚,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做操作系统呢?中国没有必要通过借用来解决操作系统的问题。除非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那我们还可以再考虑考虑。而当前产业并没有一套现成的操作系统能够充分满足未来新汽车的各种需求。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自研汽车操作系统。

    第二,自研操作系统也不一定要从零开始。事实上,中国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我们并不封闭。目前大部分企业其实都是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集成创新,以充分利用别人的优势。例如在安卓系统上进行开发,以及基于现有芯片进行系统集成。我想,这也是自研操作系统的一条合理路径。

    第三,如果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审视,自研操作系统还有一条重要路径值得认真考虑。试想,十年之后我们究竟需要打造出什么样的汽车生态呢?前面我曾提出,汽车生态必须具备三个价值:一是对用户有价值、产品可进化,二是对企业有价值、产业可成长,三是对社会有价值、社会可进步。这样的生态系统一定是属于全社会的,需要诸多参与方共同打造,而不是掌握在一家或一类企业手里。相应的,未来的新汽车不仅要具备单体智能,而且要基于万物互联得到群体智能的支持,从而充分实现车路协同,如鱼得水一样地运行在未来的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系统中。事实上,当前不只是智能汽车在快速发展,像数字化城市、智慧城市也都在快速发展中,因此未来汽车操作系统不能只考虑汽车这一个端的问题。

    今后,国家和产业应该都会系统思考汽车与交通、城市的协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打造汽车生态,一定要同时考虑车端的系统、道路端的系统和城市端的系统,底层逻辑应该是端云一体化的车路协同。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汽车真正给用户带来与此前完全不同的体验升级,并且为汽车及相关产业的改变、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人类出行方式的变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一些企业把实现汽车智能化或者汽车智慧出行作为自身使命,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不过更多的还是企业层面的考量。而新汽车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更应该站在万物互联的高度去思考汽车产业的更大使命。在万物互联即物联网的格局下,新汽车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载体性平台,这个平台将对其他很多行业产生很强的推动作用。新汽车究竟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大改变,恐怕是我们当前想象不到的。或许只能用手机作为参照:十年前人们根本想象不到今天手机的应用场景,移动互联网让小小的手机价值倍增,并且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想,十年后的汽车也一定会给各行各业带来完全不同的前景,其影响很可能会超过手机,波及到城市规划布局、交通系统升级、能源系统转型、社会综合治理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我认为,中国建设汽车生态必须立足于能够惠及未来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虽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此时就应该进行相关思考。汽车操作系统也应该从上述高度和广度出发来创新打造,这就是我所说的另一条路径。显然,这不是一两家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开发就能做好的,一定是多方参与、跨界协同才有可能做到位。因为我们不只需要考虑汽车,还需要把整个城市以及诸多相关行业和领域都系统地考虑在内,并且需要和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探讨。这远远超出了汽车产业的范围,也彻底改变了操作系统的性质。

    赵福全:汽车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现有的操作系统,而一定要自行开发新的操作系统?我想这也是当前很多企业领军人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自研操作系统的出发点,一是要把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中,二是要解决现有操作系统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由此,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正基于现有的QNX或者Linux等系统,开发新的汽车操作系统。这是一种先继承、再发展的思路。

    而张总刚才提出了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思路。我们首先要明确,汽车操作系统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将操作系统视为汽车自身软硬件管理的基础平台,这是一种认识;而从智能汽车(SV)融入到智能社会中,即与智能交通(ST)、智慧城市(SC)以及智慧能源(SE)形成4S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来思考,打造支撑4S统一管理、协同发展的操作系统平台,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认识。

    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真的应该想得更远一些,本轮汽车产业重构一定会影响人类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发展大计。实际上,汽车在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就一直在不断拥抱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使自身日趋完善起来。例如之前汽车排放是不被考虑的,后来通过三元催化剂等手段来净化尾气,汽车就变得越来越清洁了。当然,过去汽车主要还是渐进式的改变;而本轮科技革命将彻底重塑汽车产品及产业,使之发生颠覆式的改变。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出行工具或机械产品,而是基于数据形成了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由于万物互联和数据流通,未来汽车将被赋予更多的能力,具有软硬件融合的统一架构和管理平台,以及数据采集、通信、处理与应用的强大能力,成为可移动的互联节点、数据载体、计算平台、智能终端和生活空间。此外,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相结合,还将成为灵活的储能供能单元,即移动的充电宝。未来汽车无论开到哪里,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地储能或供能,这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力系统的平衡意义重大。在这样的前景下,我们再就车论车可能就太狭隘了,甚至会限制汽车产业潜在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必须思考,面向汽车产业边界不断扩展、能力持续增强的未来,什么样的汽车操作系统才能既支撑汽车本身的运行,更支撑汽车与整个城市内各种终端的互联与协同?要知道,汽车很可能是未来城市里唯一能够连接万物的移动节点。随着汽车把城市里包括道路、停车场以及住宅、学校、商场、餐饮、娱乐等各种设施和场景全部打通,整个社会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现在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其实是人带着机器人在移动;那么未来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则将是机器人带着人在移动。相比于手机,汽车的能力会更强大,从而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可移动的高度智能的家。


    汽车操作系统只能在产业实践中打磨和演进

    赵福全:刚才张总提出,我们现在就应该把未来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汽车的应用空间与范围尽可能想全想透,然后以此确定近期生态建设包括操作系统打造的目标,特别是需要打下多深多宽的“地基”。而这个“地基”建设得如何,将决定未来汽车生态这栋大楼能不能盖得足够高。

    不过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判断未来汽车产业的边界和内涵?以操作系统为例,真的能够覆盖未来汽车生态的宽广范畴吗?又到底需要支撑汽车及其之外的多少软硬件运行呢?如果我们想得太远、太完美,会不会造成操作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过于复杂,以致难以起步?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先聚焦眼前,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或手机操作系统做嫁接开发,来支撑汽车产业当前一段时间的发展,等到我们能够判断未来汽车生态的具体情况再考虑打造适合的新操作系统吗?此外,如果不考虑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难道利用现成的操作系统就一定不能满足未来产业生态的需求吗?

    张春晖:我觉得赵院长说得很对,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地从眼前做起。尤其对于企业来说,始终要考虑盈利问题,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商业的基本逻辑。所以,我刚才讲的主要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推演思路。实际上,由于不同企业的目标和能力各不相同,其所做的选择本来也会有所不同。不可能行业中所有企业都选择同一条路径,而且各条路径也都需要有企业去尝试。比如对于操作系统这个“地基”,有的企业选择打得深一些,有的企业选择打得浅一些,还有的企业选择暂时不做,这些情况都存在,也都有其合理性。

    而我们斑马智行的想法是这样的:当前汽车操作系统已经远远超出教科书上的传统概念,而且其内涵和外延还会不断扩大。为此,必须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要素,为日后的持续拓展奠定基础。我们认为,框架性思考的能力、连接的能力以及赋能的能力,是汽车操作系统永远不会改变的核心特质,其中框架性思考的能力又最为重要。

    什么是框架性思考?可以理解为分层解耦的思维方式,即操作系统或者说产品研发要实现逐层解耦,让更多的主体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参与标准化、模块化的工作。如果企业已经把这个框架的边界想清楚了,而自身当前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或精力做到位,那就应当先利用别人的资源做起来。但不管有多难,这个“地基”都必须竭尽全力地建好。就是说,操作系统中有些内容可以先借用外部资源做起来,但是其大框架一定要由自己定义好。而且这种框架性思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产业的最新发展不断演进。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我认为汽车操作系统其实与手机操作系统不同,是需要一代一代逐步优化完善才能做出来的。未来汽车操作系统一定是多核分布异构式的,其中有的核是实时的,有的核是非实时的,而且是端和云互动来处理问题的,所以操作系统不能只考虑端,要基于端云一体化来定义框架。同时未来数据一定是闭环的,以此支撑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持续进化。这同样需要先把操作系统的框架搭建起来,让各种技术在上面运行,成熟一个就替换一个,逐渐完成演进。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新技术及其新模式可以和现有技术及其成熟模式进行比赛。如果能够取胜,不仅意味着新技术本身过关了,也意味着新商业模式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打造汽车操作系统不能在温室中培养,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自娱自乐,只有在产业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才能最终演进出最佳的操作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及相关产业都需要加大各方面的投入,由不同的参与方完成相应的一部分工作,并且彼此磨合,以期后续能够协作完成更加复杂的工作。

    确实,要想面向未来把汽车操作系统,包括车路协同系统、城市操作系统等,都一步到位地考虑清楚,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这也不是某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事情。但是不能因此就不去进行当前的产业实践,更不能因此就不去思考汽车操作系统的理想架构。实际上,通过框架性思考完成汽车操作系统的顶层设计之后,局部的内容可以由不同参与方来分别实现,并采用迭代优化的方式不断演讲。按照这种方式,操作系统就能持续完善、不断进步,这是一个在商业实战中接受锤炼、越做越好的过程。

    赵福全:完全认同您这个观点。打造汽车操作系统既不能没有前瞻性,又不能过分前瞻以致于无法起步,更不能觉得不够前瞻就裹足不前。汽车操作系统肯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其最终形成商业上的广泛可行性恐怕尚待时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无论大家有多少不同的想法,都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产生商业价值来得到检验。也只有在持续的实践中,原本模糊的概念才能逐步澄清,原本欠缺的系统才能逐步完善。

    【Download】

     
    PREVIOUS:Zongwei Liu: Analysis of Auto Industry Restructuring Trend and Reflections on Auto Parts Supplier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NEXT:Talk Between Fuquan Zhao and Chunhui Zhang (Part II): Three Stages of Developing Automotive Operating Systems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TASRI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8004127号
  • TASRI QR code
  • TASRI微信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