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Viewpoints

    Home >>Viewpoints
    The Criteria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became a global standard and won mutual recognition of numerous countries

    本文原载于《中国汽车报》

    2.png

    10 月 22 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开幕式现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共同签署了《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互认协议。通过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中国标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这一重磅协议的落地,以中国标准填补了全球汽车人才评价标准的空白, 与此同时,中国版本的汽车工程师工程能力评价标准,也成为取得国际互认的全球标准。这标志着中国工程师水平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并真正与国际接轨。


    填补全球汽车人才评价标准空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于国家而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强国之根、兴邦之本。于汽车产业而言, 一流的创新人才,是打造产业转型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核心,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屹立全球汽车产业之林的关键。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崛起,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变革重构的新时代,这对全球汽车工程师的能力水平及统一的评价标准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国际互认的签约,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标准实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化之路、人才培养之路、未来发展之路的实践和探索。在标准引领未来的趋势下,中国的汽车工程师工程能力标准成为全球标准,并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成员国实现互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深度国际化增添了自信和活力、树立了新的标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此次国际互认签约后,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以《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为基础,制定国际汽车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中国标准的成功输出,以及实现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成员国之间的互认,填补了全球汽车人才评价标准的空白。正如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所言,此次国际互认协议的签署,是中国工程师认证标准第一次获得世界认可“。中国实现了向全球输出汽车人才评价标准,并基于中国的标准认证世界汽车工程师。这不仅是中国汽车界的大事,也是整个中国工程界的大喜事。”赵福全说。

    负责沟通《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国际互认相关事宜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旭明向记者透露,在中国科学技 术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基于十几年来开展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经验,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深度调研,分析工程师的成长规律、职业特性和素质要求,比较国内外工程师评价的特点和方法,研究制定了团体标准《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并于2018年2月正式发布实施。

    中国标准何以“打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对此,张旭明告诉记者,标准突出以能力为导向,从专业能力、工程伦理、职业道德、项目管理能力、领导力五个重要维度构建了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汽车工程师人才评价体系,并通过设置见习工程 师、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5 个评级,对汽车工程师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经过十几年逐步完善的中国标准,从评价维度到评级 设置都得到了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的高度认可。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和‘新四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对统一、科学、客观、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迫切的,而中国标准能够解决‘全球难题’。”张旭明说“,鉴于此前全球汽车人才评价尚无统一的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向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提出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开展《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国际实质等效互认的动议,得到了世界汽 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的积极响应。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成员国范围内,经 过一年多的多轮研讨和磋商,一致认为该 标准符合新时期对工程师能力的新要求, 决定在各成员国范围内推动签署互认协议。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网上认证系统将于2020 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未来经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认证的工程师将可以直接申请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工程师工程能力的认证并获颁相关证书。”


    首批14 个国家参与互认      


    “为了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服务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工程师工程能力标准,推动世界工程师能力实质等效互认,促进工程师能力持续提升势在必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说。

    事实上,《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的国际互认,也得到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成员国的积极响应。截至互认签约当天,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37 个会员国中已有包括中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等在内的14 个成员国成为首批《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互认国。

    “我们欣喜地看到,首批标准互认国中,有德国、日本、法国、韩国等这样的‘汽车强国’和‘标准强国’,也有诸如印度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这对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建立具备国际化水准和视野的工程师互认机制,充分满足产业转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以及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都有实质性帮助。标准的互认,也证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中国汽车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国际标准互认两个方面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说。

    据了解,《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自2018 年2 月在国内正式发布实施以来,受到了国内汽车工程师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汽车工程师提交了评价申请。目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经受理了5000 多人递交的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申请,并有近3000人取得了各级别汽车工程师证书。

    除了将中国标准向全球输出之外,《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实现国际互认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基于中国标准,营造和共建了一个全球化工程师能力互认的浓厚工程氛围和完善的科学机制。

    对此,赵福全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流动更加活跃,中国不仅填补了此前全球尚无统一的工程人才能力评价标准的空白,也与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一起在世界工程师衡量标准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且随着互认机制的常态化,互认国之间的工程师们将在统一的标准下,有了国际通行的能力认可,这将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和国外企业在“引进来”中都获益匪浅。

    “在全球标准、世界互认的机制下, 中国工程师走向全球的路越来越宽,世界工程师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智慧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统一标准和互认机制下,人才和技术的输出与输入,将进入到良性互动循环。”张旭明说“,合资企业外籍工程师的能力评价如何更加系统客观,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评价如何实现全球一体化,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全球化工程师能力互认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迎刃而解。”


    为全球汽车标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从中国标准升至世界标准再到全球互认,这绝不是中 文到英文的标准翻译,世界汽车工程师学 会联合会为此专门成立了工程师能力国际互认专家委员会来领导推动此项工作, 专家委员会以中国标准为基础,按国际标 准要求、产业未来发展特点,以及来自于不同会员国的专家代表们的本国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完善和升华,并最终获得理事会的通过,才有了在会员国间推动互认的开始,并实现了首批14 国的互认参与。通过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的全球平台,实现跨国家、跨区域、跨文化的工程师认证,这是世界人才认证工作的里程碑事件。”赵福全说。

    不可否认“,中国方案”、“中国标准”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渗透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已是大势所趋。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重构,同样处于由大到强转型关键节点的中国汽车产业,将为全球汽车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而这些“中国智慧”一定具备全球化的创新视角和思维。

    赵福全向记者透露,《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实现互认,并不意味着标准评价内容和相关规范“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在“新四化”转型下对汽车工程师能力的新需求对互认工作持续完善,目前计划每三年对《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更新一次,以满足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工程师前瞻性、系统性能力的需求,确保共性工程师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对前瞻技术标准化的认证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的标准尽管被全球认可并且实现了国际互认,但仍要有持续创新的动力。认证标准不能成为束缚创新的牵绊,而应该成为鼓励创新的动力,这个火候的把握和尺度的拿捏,是对标准制定国综合实力的检验。”张旭明说。

    【Download】

     
    PREVIOUS:Speech Delivered by Fuquan Zhao at the launch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XT:Four leaders in China's auto industry were granted the annual award of the FISITA Academy of Technical Leadership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TASRI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8004127号
  • TASRI QR code
  • TASRI微信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