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观点集锦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集锦
    赵福全:自我进化是智能汽车本质,车载芯片应有效平衡好共性与个性及当前与未来需求

    1.png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芯片在当今人类科技文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目前的国际形势更使芯片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车载芯片技术和产业?我认为,这个问题必须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来全面审视和系统解答。


    第一,数据定义汽车,让智能汽车能够自我进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驱动互联网向物联网加快升级。如果说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通过信息的快捷传递使人变得更加聪明,那么物联网则将实现各种人造物之间及其与人之间的连接,即所谓万物互联,由此人工智能将和人类智能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使人造物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更好地服务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物互联的核心不在于连接本身,而在于让互联的万物能够自我进化。

    对于智能汽车而言,我们可以有多种不同维度的定义方式,但究其本质,我认为智能汽车就是能够自我进化的汽车,或者说自我进化是智能汽车的核心能力。而驱动智能汽车实现自我进化的是数据,因此未来将是“数据定义汽车”;同时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利用主要通过软件实现,软件提供了最关键的手段,所以说“软件定义汽车”也不为过,尤其相较于传统汽车的硬件主导,“软件定义汽车”也更能清晰传达新汽车时代的发展方向。

    那么未来可以自我进化的智能汽车将是什么形态?我们可以用手机来类比,同一型号手机的硬件完全相同,但是因为使用者的偏好不同,手机里的APP软件不尽相同,就使手机有了不同的个性。我认为未来的智能汽车也一定是个性化的,因为驱动智能汽车自我进化的数据与人息息相关,是车辆使用者个性的集合,使用者的个性化决定了智能汽车也必定是个性化的。同样的硬件、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算力,但是软件不同、数据不同,智能汽车就有了千车千面和千人千面的不同个性。也就是说,未来数据将让汽车拥有个性。


    第二,智能汽车拥有两个生态,打通执行环节至关重要

    智能汽车和手机在通过软件实现个性化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我们必须清楚,两者又有本质不同。在手机领域做好CCA即计算与通信架构就足够了,但在汽车领域仅有CCA是不全面的,还需要EEA即电子电器架构实现与车辆的功能硬件衔接。因为手机只需要一个应用服务生态即可,而汽车则需要建立两个生态。除了类似于手机的应用服务生态之外,还要有功能和性能开发生态,后者可以基于相同的硬件在线优化提升车辆的功能和性能,而且不容有失的车辆安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实际上是由手机产业和汽车产业本质特点的不同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手机芯片只需考虑一个生态的需求,而车载芯片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不同生态的需要。

    正因如此,智能汽车的产业生态既要包含计算和通讯环节,也要囊括执行环节。在执行系统方面,传统供应商有很强的实力,其产品也已应用在现有的智能车辆上。不过传统供应商的产品大都没有实现将数据回传给整车企业的能力,导致产品无法在线迭代优化,今天刚上市、明天就落后是不争的事实。面向未来智能汽车的生态构建,车载芯片供应商必须思考如何与执行系统供应商有效互动、分工协作,共同帮助整车产品实现自我进化。


    第三,车载芯片要实现规模化应用必须解决两个难题

    目前,一些本土企业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芯片产品,并且实现了前装量产,也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接下来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推动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而芯片要在汽车产业得到大规模应用,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必须有效平衡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汽车企业数量众多,不同企业的需求既有共性的,更有个性的。只能满足车企共性需求的芯片是没有竞争力的,而要满足所有车企的个性需求,必须做很多预留,这对芯片的成本和性能等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车载芯片企业在实现产品规模化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持续探索并努力实现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的合理平衡。

    二是必须有效打通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选择一款芯片,不只是选择了现在,也是在选择将来,这意味着芯片企业必须有能力持续匹配汽车企业与时俱进的产品竞争力。为此,芯片企业应在整车企业不同的业务需求方向中,选准定位和切入点,并努力在该业务领域培育打通车企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谁能解决好这两大难题,谁就能抓住车载芯片的巨大商机。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芯片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传统供应商的作用,使其能够在自己的芯片平台上拓展新能力,进而共同助力车企更好地参与未来竞争。

    此外,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一定需要车路协同,在这方面,政府资源调配能力更强的中国是有优势的。本土车载芯片企业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提前做好车路协同的技术方案和前瞻储备。


    第四,智能汽车的区域属性将为本土芯片企业提供战略机遇

    实际上,本轮产业变革给中国车载芯片企业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如前所述,未来智能汽车将同时拥有应用服务和功能性能开发两个生态,而这两个生态都具有很强的区域属性。其中,应用服务生态由于用户文化和偏好等不同,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必然存在差异;而功能和性能开发生态则需要与特定城市或场景的数据相对应,以获得车辆行驶及使用的最佳解决方案。所以,未来智能汽车一定是区域生态特色主导的产品,这是其与当前传统汽车的最大差别所在。正因如此,今后想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所有汽车企业,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汽车产业生态来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这就为本土作战的中国芯片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毋庸置疑,中国对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车载芯片的需求是战略性的。为此,一方面国家要从整体战略出发,给相关企业提供切实有力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中国车载芯片企业也不要局限于为本土车企供货,而应积极拓展并努力打入外资车企的供应体系,与国际顶级车企展开合作将有助于加快提升中国车载芯片企业的实力。期待国家、产业和相关企业共同努力,最终早日培育出中国车载芯片产业的“宁德时代”。

    本文原载于《汽车评价》

    【下载】

     
     上一篇:刘宗巍:“双积分”新政加速汽车产业绿色转型
     下一篇: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系统工程学科团队获得清华大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TASRI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8004127号
  • TASRI微信二维码
  • TASRI_qrcod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