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观点集锦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集锦
    赵福全对话于勇:轻资产的本质是产业链再分工

    对话嘉宾:于勇,河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核心观点摘录

    【汽车第二大钢材供应商】

    河钢是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同时是汽车行业第二大的钢材供应商。

    【理性看待放缓与转型】

    中国钢铁产业产能巨大,90%的产量是国内消费。这两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长速度放缓很正常。钢铁业未来可能会出现产能相对过剩,需要减量化发展,并加快转型升级,这也很正常。应理性看待。

    【倒逼机制】

    减量化发展、环保压力增大和劳动力成本提升,这些因素在当前一个时期相互叠加,既给钢铁产业带来了空前压力,也形成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不要过度关注成本】

    过度关注成本而不关注产品,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如果还寄希望于降成本、拼价格取胜,恐怕连生存都会有问题。

    【生产线直接面对市场】

    河钢现在对应市场的不再是企业或者工厂,而是生产线。现有5000万吨钢材产能,划分为70多条生产线。每一条都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基本单元,和客户之间超越了传统的买卖关系,更多是协同关系。

    【有进有退】

    市场上要有进有退,把普通产品市场让给规模较小的地方企业来做,把高端产品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市场不断做大。另外,从装备高端化到产品高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重集成、轻资产】

    车企越来越倾向于集成化和轻资产的发展模式,希望供应商能够“一站式”负责零部件供应,既提供零部件,还呈现供应商专有技术、专利和创新的价值。河钢也将为车企提供更利于轻资产的新型商业模式。

    【轻资产是整车企业发展的方向】

    轻资产是产业分工协同、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未来资源的价值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使用端,并不是谁拥有更多的资产,谁就是老大。

    【不看好车企做增材制造】

    过去车企不必自己建炼钢厂,未来整车企业也不应该自己做增材制造等。不太看好车企做增材制造,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整个产业链,特别在产业边界不断扩展的今天,轻资产更应该是车企发展的方向。


    对话正文 

    赵福全:凤凰汽车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我是本栏目主持人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河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请于总和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于勇: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赵福全:网友们可能比较了解汽车产品和品牌,但不大了解汽车零部件,更不关注汽车的原材料。实际上,汽车上大约70%的零部件都是整车企业从供应商采购来的,零部件的成本和品质决定着整车的成本和品质。而钢材作为汽车产品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直接决定着很多零部件的成本和品质。一般来说,在一辆1.5吨的汽车上,各种钢材的质量占比约为70%-80%。 

    钢材对于整车的影响巨大,例如钢材的价格影响汽车的成本,钢材的强度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同时钢材的可塑性、可成形性也影响着汽车的造型。很多人或许认为,汽车厂商从炼钢厂买来钢材使用即可,实际上远不是那么简单,像钢材这样重要的原材料,其技术进步会对汽车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于总来参加访谈。

    今年我们栏目的主题是“汽车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不同于企业创新或者产品创新,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汽车产业上游有供应商,下游有经销商。而钢铁企业就是汽车企业很重要的供应商,反过来讲,汽车企业也是钢铁企业很重要的大客户。如何选好钢材、用好钢材,让汽车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一直是车企关注的话题。当前,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压力日益增大,在这方面汽车总质量是一个重要指标。

    轻量化将是汽车产业为之努力的一个长期目标,如果整车减重10%,油耗就可以降低7%-8%,这是行业内的经验共识。而汽车的轻量化与钢材的轻量化密切相关。

    于总,请简单介绍一下河钢的情况,让更了解整车的网友们借此机会也了解一下钢铁企业。同时,也请谈谈您如何看待钢铁产业与汽车产业之间的关系?     

    于勇:很高兴向网友们介绍河钢,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关键的数据。从规模角度看,河钢现在是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河钢的年产能达到5000万吨钢材,其中境内大约4500万吨,境外大约500万吨。员工总数12万人,其中境内有10万多人,境外有1万多人。现有资产超过4000亿,去年销售收入3200多亿。

    河钢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材料供应商之一。目前,河钢是中国家电行业最大的钢材供应商,供应量占家电行业总量的40%;同时,河钢是汽车行业第二大的钢材供应商,去年汽车用钢的供应量突破了700万吨;河钢还是众多国家重点领域用钢的重要供应企业,比如核电用钢、海洋平台用钢、管线钢等等。

    近几年国家经济转型也推动了河钢的快速发展。在传统钢铁材料领域,河钢这两年把工作重心放在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方面。而高端钢铁材料领域更是河钢发力的重点,去年河钢的品种钢占比已经超过了70%,在高端钢铁材料上为国家钢铁用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河钢也扩大了海外布局。目前,河钢的客户遍布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我们在70多个国家有投资,其中在30多个国家有运营项目,另外有70多个海外机构。到目前为止,河钢应该说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钢铁企业。去年,河钢的海外业务收入已经突破了1000亿人民币。最近,中宣部刚刚授予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时代楷模”的称号。

     

    中国钢铁企业赋能塞钢起死回生

    赵福全:中宣部为什么授予河钢塞钢团队“时代楷模”的称号呢?

    于勇:对于中宣部的这次嘉奖,我想应该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可能是中国钢铁行业在境外运营得最好的企业。

    2016年,河钢对塞尔维亚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实施了并购。该厂此前已经连续亏损六七年,原本这家企业只是塞尔维亚地区的一家地方性钢厂,其所处的巴尔干半岛属于中东欧地区,制造业相对欠发达。而河钢在并购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让该厂恢复了活力,目前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

    这是因为河钢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在并购塞钢之后快速导入了全球的供应链和客户网,使塞钢产品的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和北美地区。去年塞钢产品有百分之八十销售到欧盟地区,百分之十几销至北美。其实这样的产品布局就决定了企业的高度,现在河钢集团的塞钢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性企业了。

    二是河钢塞尔维亚项目的成功运营,特别是给塞尔维亚当地经济和就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不仅得到了中塞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也带来了可观的国际影响力。

    中宣部授予河钢塞钢团队“时代楷模”的称号,这是国家给予河钢的最高荣誉。这个荣誉含金量很高,对我们来讲是莫大的鼓励,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新起点。

     

    大型跨国集团的平台作用十分突出

    赵福全:河钢已经成为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实际上,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大多数情况是借助外方的技术和当地的市场,我们自己只能提供劳动密集型经济的低成本支撑。但是这次河钢并购塞钢完全不同,反过来给外方注入了技术和资金,带来了国际客户,不仅帮助企业起死回生,而且带领企业走出了区域化经营,走向了世界市场。

    中国企业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金以及国际客户资源,今后外方企业也可以借助中国企业的平台获得竞争力。而河钢已经成为这方面成功的先行者。 

    于勇:我曾经说过,河钢对塞钢的成功并购及运营,不仅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而且还说明了“一带一路”的构想既能在亚洲欠发达地区发挥作用,也能在欧洲发达地区体现价值。同时,塞钢项目的成功,也彰显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取得的巨大进步。

    以塞钢的案例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提升塞钢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河钢在客户端和供应链对其进行了嫁接,使塞钢从原来的区域性企业直接变成了全球性企业。显然,河钢能够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自己早就已经是一家国际化的大型集团企业了。国际化企业,特别是大型的跨国集团,在客户端和供应链方面的平台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集团化发展创造出1+1>2的实效

    赵福全:4000亿的资产、3200亿的销售收入、产品行销全世界,河钢能够发展到这样的规模,确实很让人吃惊,相信关心汽车行业的网友们,包括一些汽车企业的老总们可能也没有想到。同时,河钢目前是中国汽车用钢的第二大供应企业,年供给量达到700多万吨。那么河钢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是如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大型钢铁集团的?另外,塞钢得以成功并购及运营,肯定和河钢的研发实力有很大的关系。能否围绕这两个方面介绍一下?

    于勇:河钢的前身主要是河北省几家地方国有钢铁企业,包括唐山钢铁、邯郸钢铁、宣化钢铁、承德钢铁、石家庄钢铁公司,以及外省的舞阳钢铁和营口钢铁公司等。2008年6月30日,这些企业正式整合成立了河钢集团。河钢集团组建初期,我担任总经理,后来又担任了董事长。河钢从几家地方企业整合成为集团公司,聚零为整,由大变强,迅速成长为全球化、特大型、综合性钢铁企业的全过程,我是亲历者之一。

    河北省政府之所以做出集团化整合的决定,是因为当时五家地方国有钢铁企业,分布在不到20万平方公里的省辖面积内,共同竞争同一个采购市场、同一个销售市场。这些企业各自为战,在发展定位和资源配置上缺乏协同性,存在重复建设、产品雷同、装备重叠等问题,完全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产业和企业都非常不利。

    河钢集团组建之后,很快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转变效果,集团化经营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整体优势。回顾走过的这11年,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河钢实现了快速增长和健康发展。

    一方面,这得益于国家整体经济转型不断深化,河钢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河钢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成熟,充分发挥了集团化给企业带来的强大支撑力。事实证明,河钢旗下几家企业的整合,绝对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真正发生了化学反应;绝对不是简单的数量累加,而是真正实现了质量升级。

    集团化发展一改过去几家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产生了粘结效应,形成了独特优势,创造出1+1>2的实际效果。可以说,没有集团化,河钢不可能形成现在的规模,不可能实现高效的协同,更不可能拥有开阔的眼界。一句话,没有集团化,河钢走不到今天。

    赵福全:几家企业单打独斗时无法形成合力,但是要想成功整合也绝非易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结果往往不是1+1大于或者等于2,而是小于2,可能是1.8甚至是1.5。而河钢真正做到了1+1>2,在整合之后创造出了更多更大的价值。

    正如您谈到的,河钢的集团化发展之路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深度的化学反应。在整合基础上,河钢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战略,避免了各家企业之间原来存在的区域恶性竞争,实现了优势互补,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并且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应该说,这是国有企业有效整合的成功典范。

     

    空前压力倒逼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赵福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巨大挑战。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重、成本优势缩小等问题,钢铁可能就是其中面临挑战最大的产业之一。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钢铁产业,必须加快进行转型升级。对此,您觉得转型的困难在哪里?又应该如何突破呢?

    于勇:目前中国钢铁的总产能超过10亿吨,2018年的实际产量突破了9亿吨,的确是一个很惊人的数据。都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其实参照去年钢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就会发现,有90%的钢铁产量是在国内消费的。也就是说,中国钢铁产业的产能巨大,首先是因为我们国家自己就有巨大的需求。

    这两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是正常的。钢铁产业未来可能会出现产能相对过剩,需要减量化发展,并加快进行转型升级,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实际上,中国现阶段遇到的很多问题,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相信我们会比西方国家更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他们曾经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在政府的指引下,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在去产能、减量化以及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减量化发展、环保压力增大和劳动力成本提升,这些因素在当前一个时期相互叠加在一起,既给钢铁产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也让产业形成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企业必须加紧行动,努力将压力转变为动力。

    实际上,中国钢铁行业真正开始市场化竞争还不足十年时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起点非常低,很多资源都处于短缺状态,钢铁也是如此,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由此,钢铁企业享受了长达二三十年的“幸福时光”,大家的日子都很好过。企业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体会到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供不应求”已经变成了“供大于求”,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种压力对企业来说也不是坏事。一家企业如果始终生存无忧,没有任何外部压力,是很难形成内部动力进行持续改革和创新的。

     

    客户高端化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

    赵福全: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时期,也是中国基础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时期。钢铁产业由此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形成了今天这样巨大的产销规模。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呈现稳增长的“新常态”,这给钢铁产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而您把这种压力视为倒逼产业转型的动力。河钢集团过去11年的大发展,正是在市场竞争的新环境下,直面挑战、努力打拼得来的。那么,展望未来,河钢准备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具体有哪些举措呢?

    于勇:我认为,尽管环保要求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带来了空前的经营压力,但是企业绝不能只盯着降成本和减费用,否则对转型升级是不利的。我经常在河钢内部强调:过度关注成本而不关注产品,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换句话说,企业只以成本为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尤其在当前的环境下,多重压力叠加在一起,要求企业必须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为此必须加倍关注产品端,努力实现产品提升、结构调整和客户升级。如果还寄希望于降成本、拼价格取胜,企业恐怕连生存都会有问题。

    在钢铁企业的高端化发展方面,河钢比较有代表性。过去河钢的产品以螺纹钢等建筑钢材为主,后来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扁平材钢板,包括冷轧钢板。当然,在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过误区,比如对装备的理解。河钢成立以后,完成了装备由小型到大型、由低端到高端的全面升级。有一段时间,我们觉得自己的装备“高大上”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提升了。其实不然,企业最终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上,从装备到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装备的升级相对来说容易做到,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但是要把装备升级真正转换为产品升级,还需要人才,需要技术,需要管理,需要创新。同时,装备的档次还必须与产品的品种相适应。河钢在实现了装备大型化高端化之后,逐渐意识到产品结构和装备之间不匹配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一方面,装备很先进,成本很高,另一方面,产品品种不好,卖不上高价,成本根本无法消化,还谈何发展?也就是说,装备高端化了,而产品依然低端,企业还是不能实现高端化发展。为此,河钢充分借鉴了跨行业的经验,通过与西门子等先进外企进行学习互动,引入了全新的企业升级理念——通过客户端结构的调整来拉动产品端结构的升级。

    我们意识到,河钢产品结构趋于低端是因为客户端的需求不高。河钢以往的客户大多是一些基本用户,在装备升级之后,我们没有开发更高端的客户,这就限制了先进装备的潜力释放,影响了企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从2013年开始,特别是最近几年,河钢把客户端结构调整作为全集团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以此带动产品端的调整,形成撬动集团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实践证明,河钢这样做选准了定位、认清了方向、拓宽了眼界。

     

    发展定位和方向决定企业各项关键要素的潜力发挥

    赵福全:于总今天的分享非常值得整个行业借鉴。河钢从建筑钢材起步,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有当时市场的需要。但是,河钢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选择不断升级,使产品逐步走向了高端。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积累,企业有实力进行了装备的全面升级。但是您发现,对于企业转型升级来说,好装备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想把先进装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有优秀的人才,必须有大量的研发投入,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有相匹配的产品品种。

    如果用高端装备做低端产品,不仅是大材小用,体现不出装备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高成本,企业的竞争力根本无法提升。为此,河钢的对策是开发需求更高的新客户,因为高端的客户才会需要高端的产品,高端的产品才会需要高端的装备。这样就会带动人才、技术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   

    于勇:您总结得很到位。河钢真切地体会到,企业在转变发展路径和升级产品结构之际,一定会更重视人才、技术、管理和创新。说到底,还是因为有需求。企业对人才、技术、管理和创新的重视程度,与其发展模式以及内在需求是息息相关的。

    最近我经常在集团内部讲,河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选择了新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产品结构调整序幕拉开之后,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技术、管理以及创新的力量。因为我们选择的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唯有优秀人才、核心技术、先进管理和持续创新方能提供有效支撑。这并不是说,之前的一个时期,人才、技术、管理和创新不重要,只不过在客户和产品相对低端且比较固定的时候,在企业固守原有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的时候,这些要素的潜力都被屏蔽掉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一家企业的某个时期,人才能不能发挥作用,技术会不会实现突破,管理有没有显著提升,创新是不是非常活跃,都是和企业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

    赵福全:都说留住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其实企业能否留住人才,关键在于企业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决定的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反过来讲,如果人才“生不逢时”,在企业没有很强创新发展需求的时候,再优秀的人才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之前曾经总结过,成功的企业必须具有“三识”。改革开放初期,只要敢于去闯就能成功,此时“胆识”是最重要的能力和战略;改革开放中期,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看到了国外的企业在怎样做,回来后“照猫画虎”就能成功,此时在“胆识”的基础上,“见识”也成为了最重要的能力和战略;但是,到了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今天,粗放式以及模仿式的发展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实现创新突破,否则根本无法保持竞争力,此时“胆识”、“见识”和“知识”都变成了最重要的能力和战略。

    “胆识”不可或缺,“见识”也必须具备,而未来“知识”的重要性将会日趋凸显。企业有“知识”,意味着必须拥有具备产业完整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团队,无论国企还是私企,这都是新形势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河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原因就在于此。以河钢塞钢项目得到国家授予的荣誉为例,我认为河钢向塞钢输出的根本不是产能,而是技术,是管理,更是背后拥有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而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得到重用,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突出的作用,则是因为您作为企业领军人对河钢发展方向的前瞻眼光和战略抉择。     

    于勇:赵院长说得很对。改革开放前40年,更多的是靠需求拉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市场需求提供的红利。河钢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后40年,从中国经济大势和钢铁产业发展方向来看,我认为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说前40年,中国钢铁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那么后40年或者说未来20年,中国钢铁产业将真正实现由大变强,这是比前40年更加宝贵的发展机遇。

    前40年我们更多的是在做量的积累,能够从无到有,取得这样大的进步是很了不起的;后40年我们更多的是要做质的提升,这将给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后,中国钢铁产业不会满足于中低端市场,不再靠低成本打天下,而是要凭借创新的技术和领先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强者的一席之地。

    赵福全:实际上,这是国家、产业以及企业的必然选择。如果我们还是沿用过去40年的做法,路只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唯一的出路是加强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无论钢铁还是汽车产业都是如此。

     

    面向智能制造重塑全新生产组织方式

    赵福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将给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而未来制造业的升级方向指向了智能制造,这也是德国工业4.0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打通设计、生产、服务全产业链条,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由此传统制造业将向服务端深度延展,呈现出“制造+服务”的新业态。面对这种趋势,河钢准备从哪些方面切入,以实现智能制造?请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思考与方略。 

    于勇: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5G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都对钢材供应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机会。在工业4.0或者说智能制造方面,河钢有自己的理解。这些年随着集团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河钢与国外同行包括跨行业的先进企业进行了很多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智能制造将给传统钢铁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并开始为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

    近年来,面向智能制造对原材料企业提出的需求,河钢在生产方式、管理体系、商业模式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调整和改造。例如,我们原来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以产品批量生产效率为主要目标,按照行政单位进行组织,从公司到工厂,再到班组、工段和工位,逐级分解工作任务。这种传统的批量式订单管理方式已经不再满足需要了,为此,河钢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重大改革。

    在生产组织方式方面,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改造。河钢现在对应市场的不再是企业或者工厂,而是生产线。河钢现有的5000万吨钢材产能,划分为70多条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都变成了直接面对客户的基本单元,这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为下游客户端提供了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而这正是新时期客户对材料供应商的需求所在。

    在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的基础上,最近集团又对营销团队,即客户经理团队进行了重大调整。未来代表河钢在市场上和客户具体接洽的,将不再是企业的销售公司,而是客户经理及其带领的团队。这个团队将为客户提供产品以及相关的附加服务,这种服务不限于产品的供应期内,而是涵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围绕客户需求的更多深层次服务。

    与这种职责相对应的是,客户经理对内可以代表集团调动所有的相关资源,包括生产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在智能制造即将到来之际,面对客户对材料供应商在定制和服务方面的需求升级,河钢通过整体架构和运行模式的战略性调整,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赵福全:您刚才谈到,河钢在企业组织架构及运行模式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今后客户经理代表的不是河钢集团或者河钢旗下的某个工厂,而是具体的生产线及其背后的团队;而且客户经理能够调动集团内部的所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实际上,客户经理作为生产线的前端,与客户直接互动,了解客户的需求,既可以倒逼确保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成本,又可以为客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环节提供支撑。

    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这的确是颠覆性的改变。与此同时,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的调整又会对团队成长产生很强的驱动力,从而最终改变员工的理念,提升员工的能力。假以时日,各条生产线必将形成理解新模式、具备新能力的优秀团队,他们将有足够的“真才实学”,可以随时快速响应客户。 

     

     与客户形成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于勇:是的,正是这样。近两年河钢在推进客户端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客户互动关系重塑的过程中,彻底颠覆了传统做法。目前,河钢和下游重点客户之间的关系,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买卖关系,更多的是协同关系;河钢给客户提供的也不仅仅是质量可靠、价格有吸引力的钢材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之外的很多附加服务,特别是技术支持,例如解决方案的确定、用材的选择以及新材料的研发等。

    在这些方面,河钢都做了较大的投入,这是为客户提供支持的前提。原来河钢的技术研发费用只投入在企业内部,近几年我们的研发费用开始投向企业外部。实际上,目前河钢的大部分研发费用都是直接用在客户端的。例如,河钢的一个销售团队在给国内一家著名农用机械企业提供钢材时发现,客户的农用机械重量过大,不仅导致造价高,而且在作业时也造成很大困难。

    其实客户还是像以前那样购买更多的钢材,对河钢来说意味着可以销售出更多的产品。但是,河钢早已改变了这种单纯销售产品的传统观念,不再是用户要买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而是真正站在客户角度考虑,帮助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此河钢为客户提出了改用高强度钢和优化结构设计的方案。这样客户的机械产品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而且还具有了更好的操控性能和运行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河钢最终也是受益者,客户市场份额的扩大和所需钢材的升级,也给河钢带来了更多利润,双方的合作真正实现了“双赢”。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提供更多服务

    赵福全:现在工业4.0也好、智能制造也罢,都是很“时髦”的概念,几乎每家企业都在谈论相应的升级,但是具体要怎样落地,大家都觉得非常困难。实际上,智能制造的核心就在于,不是简单地销售产品,而是更多地提供服务,通过服务拉动高品质产品的销售,为此企业要走进前端,充分了解客户现有以及潜在的需求。例如,制造机床的企业不仅要关注怎样把机床销售出去,更要帮助买方利用自己的机床加工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要在产品的质量、成本、制造工艺和生产节拍等各个方面紧密互动。 

    而这正是河钢目前在做的事情。作为上游的原材料企业,河钢能够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了不起的。今天,于总也向车企的老总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要想获得满足轻量化、高性能和低成本需求的车用钢材,河钢不仅有技术,而且愿意走进车企,和车企互动,共同开发更好的产品。这应该是智能制造的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理念,在原材料企业成功实践的经典案例。     

    于勇:我认为,这是未来所有供应商都必须做到的。河钢也有自己的上游供应商,包括一些全球领先的国外企业,它们重视客户、与河钢互动的做法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现在河钢与下游重点客户联合组建的实验室或者研发机构已经将近30个,这些机构都是由河钢提供主要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费用。

    站在未来新型客户关系以及商业模式的角度看,真正负责任的材料供应商,不仅要给客户提供所需的材料,更要通过材料传递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给客户提供超出产品本身的更多附加服务。

     

    材料创新将助力未来汽车产品升级

    赵福全: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全面重构,而材料创新将是改变未来汽车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将为拥有130多年历史的汽车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这是汽车人非常关注的一个方向,也是今天邀请于总来进行交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汽车用钢的数量之大超乎想象,同时汽车作为民用工业中最复杂的产品,对钢材的要求也非常高。刚才您提到,河钢目前是中国第二大的汽车用钢供应商,下面就请您谈谈对于汽车行业的看法。

    于勇:这个话题比较大,我对汽车行业研究不深,只能谈谈自己的感受。河钢进入汽车钢材市场之后,开始关注和研究汽车产业。我发现,在智能制造时代,汽车很可能是各种先进技术高度集成的最大平台。以移动通讯领域为例,目前的关注点正逐步由智能手机转向智能汽车,很多专家都认为,继手机之后,汽车将成为下一个移动互联终端。人们现在对智能手机的期待和畅想,预计未来都会在智能汽车上得以实现。

    不只如此,汽车作为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终端,由于空间和成本承载力更大,一定可以实现比手机更为强大的功能。我们可以畅想,未来人们坐在汽车里面,不仅可以享受交通工具带来的出行便利,而且可以有效联接近乎整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汽车的想象可以是无限的,而汽车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也将是无限的。 

    赵福全:您的认识很深刻。我一直讲,汽车产业具有重要的载体、龙头和抓手作用,因此智能制造和物联网都高度重视汽车。很早之前,汽车就被称为家、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以及电视、电脑、手机之外的“第四张屏”,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了。那么,作为材料供应企业的领军人,您认为河钢有哪些机会可以参与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并做出贡献呢?     

    于勇:河钢在汽车领域已经做好准备,开始行动了。我们尤其关注到电动汽车对钢铁材料的新要求。大家知道,汽车的油耗与重量是直接相关的,所以轻量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轻量化带来的不仅是能耗降低,而且可以少装电池。

    目前,河钢在材料研发和生产上加大了投入,以投放更多更好的车用钢。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布局:

    第一,在汽车高强度钢方面,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的最大挑战在于车用钢的强度,必须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保证车辆安全性能不变,也就是说,要增大车用钢的强度。河钢的高强度钢板产品目前处于行业的第一方阵,我们的几条生产线涵盖了各种规格的产品。例如,河钢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可以供应1500兆帕的高强度汽车钢板。未来,河钢致力于在汽车高强度钢材供应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我最近也有很多感悟。原来很多人把汽车零部件简单地理解为纯功能性的,不少供应商都可以生产,车企就通过比较性价比来进行选择。其实零部件非常重要,汽车的质量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零部件。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势是,当前汽车厂商越来越倾向于集成化和轻资产的发展模式,希望供应商能够“一站式”地负责零部件的供应,也就是说,既提供零部件产品本身,更通过零部件呈现供应商专有技术、专利和创新的价值。

    我想,未来河钢为汽车企业提供货时,也不能只限于钢铁材料本身,而是要以钢铁材料为载体,承载河钢的专有技术、专利和创新,让汽车厂商从中受益。在这一点上,河钢是很有信心的。

     

    为车企提供轻资产运行方案

    赵福全:这里我们可以再深入探讨一下。第一,从轻量化的角度,高强度钢板的性能提升和重量降低是河钢的强项。对此,河钢是有备而来,已经做了大量储备,刚刚您谈到1500兆帕的高强度钢已经量产了。有了高强度钢,汽车轻量化就可以有效实施,通过减少材料用量和优化结构设计来实现减重,同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能不受影响。 

    对传统燃油车来说,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油耗和排放。而对电动车而言,轻量化意味着可以在同样的续驶里程下少装电池,从而使整车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因此,高强度钢在汽车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您刚才谈到的第二点,是河钢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考虑。这部分能不能请您再详细地谈一谈?河钢具体准备为车企提供什么?

    于勇:河钢的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传统钢铁领域,二是国际化发展,三是新兴战略产业。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河钢工业技术公司,在未来的新兴战略产业加大力度投入力量。今后,河钢在传统钢铁领域会在高端产品上继续发力,而对普通产品则逐步退出;同时,会把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投入到新兴战略产业。     

    也就是说,在市场上要有进有退,把普通产品市场让给规模较小的地方企业来做,把高端产品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市场不断做大,利用河钢强大的人才、技术和资本力量,更多地满足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需要。我认为,这是大型国有企业应有的战略定位,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组合,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行业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而汽车正是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河钢在汽车产业的布局涉及到零部件、增材制造等多个方面。今后,河钢为车企提供的不是简单的钢材零部件,而是全面满足车企需求的专有产品,这类产品源自河钢的研发能力和智能制造体系,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优化汽车性能和产品结构。同时,河钢也将为车企提供更有利于其轻资产运行的新型商业模式。这就是河钢在汽车产业的全新定位。

    赵福全: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原材料企业的优势,这个观点对整车企业很重要。一些涉及材料和工艺的新技术,比如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等,整车企业也可以做。但是如果整车企业没有和原材料企业进行有效互动,就无法得到材料技术的支撑,也很难进行整体结构的系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构想也只是梦想,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 

    而河钢已经在汽车这样的战略新兴产业上进行了战略性的布局,决心抢占未来的制高点。难能可贵的是,河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要“有所为,更有所不为”。整个产业链条上可做、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必须有所取舍,才能聚焦核心。并不是说低性能的钢材产品不重要,但是这并非河钢未来的发展重点。未来河钢要把集团主要的力量都放到高端产品和新兴战略产业的方向上,这也是河钢作为大型国企的担当。


    轻资产的本质是产业链再分工 

    赵福全: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轻资产,但这其中有不少误区。对于制造业来说,轻资产并不是让企业都去做互联网,都去做软件研发,如果这样谁来做制造呢?实际上,轻资产是制造体系内部的产业链再分工,即让重资产集中在更合理的环节,而让其他环节实现相对的轻资产。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还是要有制造,还是要进行生产投入,只是由谁来做的问题。以往,车企自身投入得非常多,例如购置冲压设备,对买来的钢材进行加工。如今,车企面临的转型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轻装前进”,把原有的一些投入转移给有能力的供应商,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对于车企而言,轻资产模式正越来越受青睐。

    同样的,原材料产业也面临着转型挑战,必须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刚才于总谈到,河钢的资源正越来越向客户端倾斜,要为客户提供产品之外的各种附加服务。那么,对于车企的轻资产需求,河钢是怎样理解的?又准备如何展开具体行动?

    于勇:我的理解和您一样,轻资产是产业分工协同、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河钢本身是重资产的企业,这是由我们所处的行业决定的。未来资源的价值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使用端,并不是谁拥有更多的资产,谁就是王者,而是谁能有效配置集成更多的资产,谁就能胜出。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汽车企业“重集成、轻资产”的发展趋势一定会更加明显,因为唯有如此,车企才更能集中精力做好产品,实现其使用价值。如果说,过去整车企业不必自己建炼钢厂,那么,未来整车企业也不应该自己做增材制造等技术。实际上,我个人不太看好汽车制造商自己做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技术的关键是粉末冶金等材料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诀窍是掌握在材料供应商手里的。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河钢是如何满足重点客户的轻资产需求的。河钢和海尔集团的合作,在产业分工和资源协同方面就做得很不错。之前海尔在白色家电板块的做法是,买入钢材后自行加工彩涂,然后再用于家电产品制造。而河钢当时正在谋求向家电领域延伸业务。

    有一次,我和海尔董事会主席张瑞敏交流,我说,做家电是海尔的优势,但是做钢板肯定是河钢的优势,为什么我们不各展所长。正好张总也想聚焦家电核心业务、剥离边缘资产,在这方面海尔的意识和行动都是比较早的。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2014年河钢并购了海尔旗下家电企业的特钢板块,包括设备、业务和人员都统一划入河钢。

    对海尔来讲,由此实现了资产的“轻量化”,剥离部分非核心的资产可以让其更有精力做好主业。对河钢来讲,特钢业务本来就是我们致力于重点发展的,而且我们还通过并购拉进了和客户的关系,打开了白色家电产业的大门。现在,河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用钢供应企业,去年售出了400多万吨家电钢材,销量遥遥领先,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成绩是和当初这次并购分不开的,河钢通过海尔更加了解了家电企业的用钢需求。后来河钢和海尔又在青岛组建了国家级的白色家电研发中心,技术人才和研发投入都由河钢负责。这样未来海尔的家电钢板,无论产品还是技术,都将由河钢提供。

     

    向汽车产业链前端延伸业务

    赵福全:这种模式很成功。刚才我也讲到,所谓轻资产不是整个社会的轻资产,而是产业链条的再分工。每家企业都做自己最强的部分,再通过强强联合,把整个产业做强。那么,河钢在汽车产业会怎样做?

    于勇:河钢在汽车产业也在推进类似的模式。目前已经与几家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合作,它们新建的钢板冲压生产线都由河钢来投资和运营。这与海尔的特钢业务是一样的,我觉得,整车企业把钢材加工业务完全交由钢铁企业负责是最合适的选择。

    由此,我们提供给这些车企的不再是整卷的汽车板材,而是切割成片、冲压成型的相关零部件。对河钢来讲,这是原材料主业的一次重要扩展和强化,我们开始直接进入到整车供应链体系中;对汽车企业来讲,则是轻资产运营,可以有效减负,节省资源用于应对产业重构带来的挑战。这样,原材料供应企业就和整车企业之间建立起有效分工和协同发展的良好关系,双方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也有助于提升产业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

    最近,河钢又与一家国内主流的电动汽车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不仅负责冲压车间,还将承接激光拼焊等工作。今后,河钢会进一步把业务向汽车产业链的前端延伸,为车企轻资产发展提供支持,让车企更能聚焦于技术集成和品牌运营。

    赵福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业都知道转型的大方向,但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落地。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未来产业将越来越复杂,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如果企业依然按照过去那种“大而全”的模式发展,很可能会被拖累死。 

    实际上,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整个产业链条,特别是在产业边界不断扩展的今天,轻资产更应该是整车企业发展的方向。整车企业的任务就是把车设计好、制造好并且卖好,这是其绝对的主业。而其他与主业关联性不强的业务,应该尽可能地交给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来承担。

    而在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像河钢这样的企业,恰可借此机会实现业务扩展,在出售原材料的基础上,向提供专有产品和技术服务升级。这就好比企业原来是提供小麦,现在是帮助客户做好馒头,业务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了。在这个过程中,河钢并不是简单地把整车企业的一部分工作承接过来,替它们出苦力,而是要深入了解汽车产品的真正需求,充分发挥原材料企业的技术优势,把这部分工作做得更好。这样就可以使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整车的设计要求更精准地匹配,最终通过协同创新深度挖掘潜力,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材料企业在增材制造领域具有优势

    赵福全:未来供应商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必须提供有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这是保障整车产品技术含量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整车产品的创新没有领先的材料供应商参与其中,那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先天不足”。刚才您提到一个重要观点,想做增材制造必须有原材料企业参与,否则整车企业自己是很难做到位的。

    于勇:是的,我认为和原材料企业相比,车企在增材制造方面至少是没有优势的。河钢在增材制造方面,尤其是面向汽车产品做了很多研究。实际上,采用传统模具的制造方式,对材料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未来包括汽车在内很多产业,要想实现零部件性能和结构的突破,制造模式的转变很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在此透露一个信息,河钢和西门子公司合作,已经开始在国内筹建增材制造领域的实验性企业。目前西门子在燃气轮机上对燃烧效率影响较大的关键零部件,已经完全可以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了。

    赵福全:增材制造应该是汽车产品非常理想的制造模式,其技术突破预计将对产业进步发挥巨大作用,值得所有汽车工程师们期待。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整零关系

    赵福全:刚才我们谈到了原材料企业如何与整车企业进行技术融合和资源组合,以帮助其轻资产运行。我想强调一点,这种商业模式不仅让车企不必操心钢材制造的复杂技术和管理,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而且也会让河钢获得巨大的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河钢并不会成为白白承载重资产的“冤大头”。实际上,河钢在一家车企的投入,可以拉动周边车企都来与河钢合作。河钢向多个伙伴提供相关的制造服务,有利于成本摊销、经验积累和技术分享,从而让整个行业受益。

    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河钢有这么好的理念,而且已经在进行实践,但是很多汽车企业可能并不知道。我想这也是今天邀请于总参加我们栏目的意义所在——要让车企的老总们都看到,原材料企业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样,只是售卖产品。在材料的核心技术以及合作的商业模式上,优秀的原材料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前瞻性的战略思考,正在进行脚踏实地的战术实践。在此,您有什么话想对整车企业的领导们说吗?   

    于勇:河钢在汽车领域其实是后来者,六七年前,河钢在汽车钢方面还微不足道,成为国内第二大汽车钢供应企业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几年河钢之所以能够实现突破,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发展模式。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河钢对于汽车钢板的制造及其与客户的关系,可以说有我们独特的理解。对于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车企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河钢都比较清楚,并为此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

    河钢的国际化发展,也给了我们和国际领先企业接触的更多机会,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所以,对于包括汽车在内的众多行业,在对待客户的方式、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模式等方面,河钢都做到了领先。

    借此机会,我想向汽车行业的各位同仁表个态:河钢有很强的实力和良好的基础,能够为车企提供所需的钢材产品;河钢更有独具一格的胆识和眼界,愿意为车企提供钢材产品以外的附加服务,包括新材料的研发、零部件方案的研究、材料领域的资本合作、人才的互动或联合培养等等。面向下游客户特别是重点客户,河钢可以提供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我们希望能和汽车企业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关系。

    赵福全:看来于总参加今天的对话是有备而来的,河钢表示愿意张开双臂拥抱汽车产业。这个表态既有决心,又有勇气,既有高瞻远瞩的思考,又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虽然只有11年的历史,但是河钢的进步是飞速的。在这个过程中,河钢不仅积累了技术和资金,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而且也在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开放式的探索。

     

    绿色钢铁产业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赵福全:我知道您很快将出任世界钢铁协会的主席,就任这个职位对您以及河钢而言意味着什么?    

    于勇:首先想说的是,我必须向赵院长学习,您担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后,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次我被推选为世界钢铁协会主席,出任钢铁行业世界组织的领导人,感觉分量还是很重的。世界钢铁协会有14个执委,基本囊括了世界权威钢铁企业的董事长,每位执委都有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如果任何一位执委投了反对票,我就不能出任世界钢铁协会主席。反过来讲,来自多个国家的这么多执委,都投了赞成票,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以及河钢的认可,也是对中国钢铁产业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认可。

    这几年河钢在世界钢铁协会得到的评价是很正面的。我认为,作为中国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河钢在世界舞台上必须展示出两大形象:一是负责的企业,二是合规的企业。应该说我们都做到了。当然,如果没有近年来河钢国际化进程的深化,世界同行也很难认识和了解河钢,这次我也就很难当选。现在河钢在境外有很多合作伙伴,这些合作让外界有机会接触河钢。

    特别是在把握产业趋势、推进结构调整、掌控核心技术以及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等方面,河钢都走在了前列,这让世界钢铁行业的同行们意识到,这是一家负责任、有实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我当选世界钢协主席,对中国钢铁行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赵福全:能够有机会领导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这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您刚才更多谈到了河钢提供的支撑,其实如果您个人不具备这个能力,恐怕也难以当选。担任非官方国际组织的主席,既要有能力,又要有魅力,还要投入很多精力。那么,您接任主席后准备为世界钢铁协会带去什么?又想给中国带来什么呢?

    于勇:作为世界组织的领导人,站位要高,视野要宽。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既要考虑到钢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又要应对环保排放等方面带来的压力。我希望能够带领世界钢协树立健康可持续的绿色钢铁人形象,即钢铁人是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我们一定能够通过不断突破和应用先进技术,把绿色钢铁呈现给世界人民。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钢铁,而绿色钢铁将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要让全世界都意识到钢铁产业的价值和分量,而且意识到钢铁是可以和人类和平相处的。同时,作为中国企业家,我也要展示出中国企业的担当。

    实际上,这次能够当选世界钢协主席,是河钢这个大平台造就了我,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大发展造就了我。所以,我就任之后,也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推动中国与世界钢铁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把世界钢铁产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及先进经验更好地引入中国,也让中外钢铁企业更紧密地互动,取长补短,共享资源,消除误解,凝聚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钢铁产业、中国钢铁企业以及中国钢铁人的思考、行动与贡献。

    赵福全: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没有中国钢铁产业今天的成就,就没有河钢的大发展。而如果河钢只满足于规模,没有环保绿色的发展理念,没有成功的国际化实践,没有持续的技术进步,就不可能得到世界同行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您也不可能得到世界钢协的认可。老实说,中国人当选世界钢协主席,这是20年前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作为一家拥有4000亿资产、3200亿产值、12万员工的大型国企的董事长,您本来就有千头万绪的很多工作要做。如今担任国际组织的主席,更要付出不少心血和精力。但是您愿意为世界钢协的发展贡献力量,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中国钢铁产业更好地发展,并让中国钢铁产业从中受益,这本身就体现出您的大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您的当选也可谓重任在肩。在此,衷心祝愿您把这件事情做好,相信您一定会不辱使命。

     

    全力拥抱前景无限的汽车产业

    赵福全:最后,想请您展望一下未来。从原材料供应商的角度看,您觉得十年之后,汽车会有哪些革命性的改变?以河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将会和汽车企业形成怎样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将给汽车产业带来什么变化?而河钢将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于勇:未来十年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所以真的很难确定未来的汽车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汽车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我看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科技发展到产业变革,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汽车产业几乎都站在了最前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之大,将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正因如此,我想代表河钢做个表态:汽车产业可以没有河钢,但是河钢绝对不能没有汽车产业。河钢要跟上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未来河钢将在材料技术,特别是高强度钢、增材制造等方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在助力整车企业轻资产运行方面,加快推进我们的创新商业模式。我相信,河钢一定可以跟上汽车产业的发展,在钢铁材料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在汽车行业未来的精彩纷呈中,河钢必须占据一席之地,并为汽车产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赵福全:今天听了于总的分享,我们了解到,河钢是由多家地方国企聚合而成,在11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钢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河钢形成了规模,积累了资金,提升了技术,也走向了海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而展望未来,河钢还要向高端市场进军,通过客户升级,拉动产品升级,驱动企业升级。特别是河钢要在汽车产业着重发力,攻关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并尝试创新商业模式。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 

    说到这里,我想这一个半小时的交流,应该足以化解网友们的最初疑惑——为什么一档汽车产业的对话栏目,会邀请钢铁企业的董事长来参加?因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原材料企业的支持,而像河钢这样有实力也有眼光的企业,已经在积极参与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了。

    刚才问到未来河钢将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于总说了一句话,“汽车产业可以没有河钢,但是河钢绝对不能没有汽车产业”。面对汽车产业这个大载体,河钢一定要在其快速发展中分一杯羹。而河钢要分到这杯羹,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汽车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否则,就不会被汽车产业拥抱,只会被汽车产业淘汰。反过来讲,未来汽车产业要想获得很好的发展,也需要原材料企业的积极参与。拥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而河钢在于总的带领下,一定会把前瞻的战略认识转变为切实的具体行动,加快与汽车产业彼此拥抱的进程。未来,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河钢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如果说过去十年,河钢夯实了基础;那么未来十年,河钢必将进一步腾飞。而在汽车这一民用工业中技术含量最高、客户需求最难、创造价值最大的产业里,河钢完全可以大放异彩,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于总!感谢各位网友!    

    于勇:谢谢大家!

    本文原载于凤凰汽车网 

    【下载】

     
     上一篇:赵福全对话刘世锦:政府不要管技术路线
     下一篇:赵福全对话张兴海:第三次创业的底气和信心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TASRI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8004127号
  • TASRI微信二维码
  • TASRI_qrcod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