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巍:未来出行需要三种能力 |
《中国汽车报》:请问您如何看待在移动出行领域,整车企业间的“联姻”与整车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牵手”? 刘宗巍:两种模式各有特点。汽车是高度复杂的高科技产品,车企对于汽车本身的理解远超互联网企业,更有能力根据未来出行需求的变化来量身打造相应的汽车产品。车企单独或结盟的模式,成败的关键在于车企对未来出行变化的重视程度和理解深度。如果只是为了简单尝试,或增加一种变相售车的渠道,那一定不会成功;但如果是在向出行服务商切实转型,特别是围绕共享出行打造专属产品,则大有可为,也势在必行。而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确实可以获取一部分用户信息、互联网平台技术,但也面临两方谁来主导、如何协作的难题。同时,车企也需思考,是否当前出行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代表着未来出行模式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初步积累了相应的能力,否则能够从合作中得到的互补价值是极其有限的。
《中国汽车报》:您如何看待未来的移动出行领域的发展模式和格局? 刘宗巍:未来移动出行领域需要三种核心能力:一是实时海量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指用户的用车需求信息,更是指用户对所需车辆的具体诉求信息,以及车辆在出行服务中的状态信息;二是根据未来出行需求打造适宜出行工具的能力,比如共享汽车与私人汽车完全不同,硬件品牌弱化、软件体验强化,车辆信息化、自动驾驶及耐久性需求等都会发生变化,有能力打造相应产品的企业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三是围绕出行的整体运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基于大量车辆本身如何管理、养护、维修以及保险、金融等一体化服务的最优集成能力,既需要外部资源的接入,也需要对车辆情况的掌握和理解。第一种能力目前没有企业完全具备,但车企基于车辆延展这种能力并不比互联网企业基于用户延展这种能力更难;第二种能力是车企占据优势;而第三种能力需要车企与互联网企业有效融合。这样看来,真正转型成功的整车企业将会在未来出行领域继续拥有话语权。至于后市场的利润分配一定是大家共赢的格局,未来车辆运营平台商(可能是互联网企业升级版,也可能是车企转型版)会分配到较大的份额。 本文原载于《中国汽车报》2018年5月21日特别策划版 |
上一篇:赵福全对话王秋景院长: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功成不必在我 下一篇:一起拥抱波澜壮阔的汽车产业|清华大学赵福全教授做客冯如大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