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践行汽车强国策》之院长心声——企业战略篇 |
本文原载于《践行汽车强国策》一书 企业战略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战略论 我之前曾经讲过企业成功的三大要素:战略、文化和体系。这其中,战略决定方向,文化统一思想,而体系是战略落地、文化传承的保障。 战略的制定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取容易,舍最难,要舍掉很多眼前的利益,孤注一掷地去追求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利益,这就更难了!真的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来真干、实干!很多时候往往是只有“华山一条路”,才有可能成功。 战略是选择,更是共识,一旦决定了之后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但也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因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不断调整,市场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对产业和技术的判断也必须随之调整。战略的调整不是对此前行动或者计划的一种否定,而是一种新的优化,以确保曾经做出的决定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能够真正地落地。在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中,实施战略修正,这非常重要。 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在发展之初,企业就必须考虑清楚“我是谁”,我具备哪些基础条件,就必须面对所谓的历史积淀问题。而历史积淀又有“精华”和“糟粕”之分,“精华”部分我们必须传承与发展,“糟粕”部分则有可能成为我们发展之路的绊脚石,必须尽快清除,而像理念、文化和体系等方面的差距是很难在短期内弥补的。 战略前瞻性 我一直认为“赢在战略,输在战术”,企业当前取得的成功,是与当初的战略决策密不可分的。因此,企业发展成功与否,很多时候就直接取决于领军人的眼光和决策。同时,看准了机会是一回事,能否真正落地又是另外一回事。 实际上,汽车是长周期的产业,一款产品开发就要三年。对于汽车产业来说,5年只是一个播种期,5年之后才会慢慢迎来收获。因此,企业在今天取得的成绩,其实是源自5年前正确的战略规划,以及5年来持续的踏实努力。 汽车的产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关联行业多,人才、资本和技术都高度密集,是民用产品中价值最高的,也是受关注的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复杂性也让创新与改革非常困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更需要企业战略具有前瞻性,能够系统思考、提前布局。 企业家精神 自主品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说起来好像做汽车很简单,但真正做到位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还必须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造车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勇气、有决心,才敢于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需要一个对汽车加深认识的过程。对于和汽车相关的各种要素,比如品牌建设等,都要不断有新的领悟与抉择。 而且即便做出了抉择,决心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短期内也并不能看到明显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如果销量上不去,是否就会降低品质要求,产品差不多就抓紧投放市场了呢?一方面,企业面对市场急需产品的销售压力,却苦于“无米下锅”;另一方面,既然决心做精品就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又必须经受住新标准的考验。究竟是选择眼前的短期利益,还是坚持追求长远的效益?这对企业家来说是艰难的选择。 汽车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涉及众多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只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应以企业乃至社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要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身体力行,带领企业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把大方向把握住,而且要把大方向坚持下去。当然,讲道理容易,真抓实干、执行到位并不容易,而要做到极致,更是需要“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其中的辛苦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晓。在骨子里坚信自己的选择,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突破,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大流,我认为这是一位企业家和领军人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像新能源汽车这样全新的产业,不仅仅需要对新技术进行了解学习,更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思维来引领企业发展。企业领军人尤其要有全局观念,既要看得清、更要看得准。这不是说要去研究电池的薄膜技术,研究控制的逻辑,更不是去研究电池的某一种新材料等细节,而是要在大的方向上进行把关,做好决策。同时,任何新事物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因此又需要领军人的胆识与情怀。一方面,要响应国家政策,成为国家战略的推行者;另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市场行情的产品。这些都和技术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运筹帷幄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否则难免裹足不前,企业最终也会在领军人的纠结、徘徊中错失良机。 发展自主 发展自主势在必行 中国建设汽车强国,必须要把本土企业做强,否则大而不强的局面不可能改变。不只是一两家企业,各家自主品牌都要努力做强,最终才能形成气候。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对自主品牌充满信心,因为中国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而自主品牌更了解自己的市场。另一方面也要有很强的紧迫感,虽然自主品牌的溢价力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我们也不能只追求在中国占了多少比例,因为中国再大,也只占世界的1/3,外面的市场更广阔,我们也要占有一席之地。纵览全球,如果在世界市场上没有一定的份额,是称不上汽车强国的。过去几十年,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过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发展自主异常艰难 作为后发者,自主品牌本来就已经困难重重,但我们还不是简简单单地比原来做得好就行了,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强手如林,各国车企在中国遍地开花,我们还要不断追赶他们。真正去做自主,要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巨大压力;要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摸不到石头也要过河。因此,发展自主品牌尽管非常艰难,也一定要坚持! 合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主 合资也罢,合作也好,应该是为了找一个伙伴式的老师,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尤其是学习国外企业品牌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不仅经济上要实现互利,更重要的是学习借鉴也一定要达到目的。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考虑,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为了反哺自主品牌,也为了给地方政府带来GDP的提升,自主品牌选择合资路线,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一定还是要坚持聚焦自主。 发展自主需要全面提升 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我们不能只关注一些短期的结果,或者临时的现象,更要关注企业家的长远谋划。 我一直认为,自主品牌要想成功,绝对不是做好某一件事或某一款产品就可以的,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一款产品在市场上热销,绝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做对了一些事情,而是研发、采购、销售等方面共同的努力,是整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人们往往关注销量,其实销量只是一个结果,其支撑其背后的是产品的品质,是研发的体系,是制造的精益,是完善的销售网络,是最终良好的用户体验。也就是说,企业在方方面面都必须提升。而核心就是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既充分借鉴合资企业的优点,又不能简单地照搬照套,要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实现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有效结合。另外,虽然有些问题我们改变不了,比如体制、机制,又比如大的环境和文化,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地取其精华、规避劣势,并把优势发挥到最大。 如果大家觉得未来的时代是中国的,那就请相信中国一定能诞生一个甚至几个强大的汽车品牌,这不仅是我们汽车人的愿望,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在这里,我也想呼吁广大国人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精神,一起支持自主品牌,我们大家都要有这个使命感。 自主研发与体系建设 汽车是多种复杂技术集成在一起的产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只是购买技术,那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没有自己核心技术的企业,最终是很难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 汽车研发的特点之一是集成式创新,需要多个领域的不同团队协作互动。1+1并不一定等于2,做好了可以等于3,做不好可能只等于1.2。同时,研发本身也是一个动态调整、动态优化的过程,资源分散也加大了实时同步创新的难度。因此,在系统清晰规划总体研发布局的同时,更必须通过体系建设确保各方资源能够有效形成合力,从而使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得到提升。 人才工程与团队合力 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是重大挑战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做好人才工作,构建起良好的人才发展体系,并逐渐形成企业健康的人才观,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不仅是利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在跨界融合的新时代,汽车企业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即如何集合全球资源来助力自身发展。我自己多年来做研发感受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决优秀的人才放到一起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凝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即使有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可以全球互动,同步设计,这依然是很难的。可能有很多人才,看好车企的平台以及提供的发展机会,愿意汇聚在一起。但是如何把这些人才有效整合为一个整体?如何打造统一的企业文化?从整个公司的发展及运营角度来说,这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人力资源最核心的工作不是招来人才,而是招到合适的人才。如果这些人才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不适应企业文化,就容易导致一山不容二虎的问题;但如果两只虎都在努力保护这座山,他们就会形成合力,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互联网思维不具专属性 拥有互联网思维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说,互联网领域来的人,就拥有互联网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车企也完全可以拥有互联网思维,要让传统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相互融合,互相挑战,共同满足未来的需求。 在互联网企业里有一部分人思维并没有那么开放、共享,而传统企业中也有人一直在强调开放、共享。很多人都觉得似乎一个人曾经有过某种背景就会有这种思维,其实思维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螃蟹在阳澄湖的水里过一下,就有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味道了。 跨界人才有了新内涵 跨界人才,尤其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实际上汽车产业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采购、制造、质量、销售、管理、金融等不同领域,这本身就是一种跨界。而未来汽车产业的跨界人才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涵。不是说之前的就不是复合型人才,而是需要新的更多维度的复合型人才,即能够全方位地看不同领域的人才。比如可以站在机械制造的角度看IT,也能够站在IT的角度看机械制造。 同时,汽车产业现在和互联网、IT产业的人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后者往往不吝给予工资、股权激励。传统汽车企业,特别是国资企业,如果能在股权激励上迈出尝试性的重要一步,我想,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都将大有裨益。 用好海归是中国企业的一条捷径 企业决胜的关键在于人才,刚开始由于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比较晚,水平也比较低,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美国、德国、日本请回来一批海归专家。这就如同先移植过来大树,在大树的遮风挡雨之下再培育小树苗,最终这些小树苗也成长为大树,成了公司的骨干。当然,必须确保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能够真正有效融合,发挥合力。 其实在海外建立研发分支,我想企业最看重的也还是那里顶尖的人才,因为在那里有大量能够接触到世界级一流技术和最前沿信息的优秀人才。这和延揽海归人才有异曲同工的目的。 往往有些人片面理解了海归的角色,认为海归人才就像老专家一样负责审核图纸、指导技术就够了。实际上,用好海归更应该让他们带团队、培养人,编流程、建体系,以及参与集团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 海归人才能够用好,并且能够实现与本土人才的融洽相处,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尊重。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欣赏和被认同,这是一种用人的境界和胸怀。通过构建自己的人才融合机制,通过尊重人才的理念和人尽其才的平台,确保团队的稳定与合力的形成,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影响深远。这是非常宝贵的企业文化,一定要尽快形成并坚持下去。 海外发展与并购 现在国内的企业也都跃跃欲试想“走出去”,一方面因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也有了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希望能在比国内更大的国外市场上有所作为。这种尝试本身值得鼓励,也是中国通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是具体到某一家企业或者某一国市场,情况各有不同,还是需要冷静思考、谨慎前行。 同时必须清楚,海外并购并不是有了钱、有了机会就能买下来的,而且买下来之后的道路还更漫长,跨国成功运营远非易事。这个过程中有痛苦,有挫折,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耐心。作为企业家一定审时度势,机会到来的时候坚决不能放掉,但是没有机会的时候,也不要盲目地去做,否则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 |
上一篇:赵福全:《践行汽车强国策》之院长心声——技术路线篇 下一篇:【重磅】产业战略研究著作《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