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中国汽车业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
本文来源:凤凰汽车 2014-10-17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主办的2014全球汽车论坛第五届年会于10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召开。今年的主题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智慧与远见”。 论坛期间,凤凰汽车对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凤凰汽车:赵老师,您好,欢迎来到凤凰汽车直播间,今天在全球论坛见到赵老师非常荣幸。我想请问赵老师,站在专家的角度,您觉得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应该怎样转型和升级?在哪些方面应该着重注意? 赵福全: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大,汽车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我认为首先需要认清中国现在所处的大环境和大趋势。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那种以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低成本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未来,中国必须打造并升级自己的高端制造业,建成制造强国,才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指明的战略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靠低成本优势同样难以为继,必须顺应大势,走转型升级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国家的战略需要,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定位。可以说,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加快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摒弃原来的机会主义思想,做更有内涵的制造业。为此,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切实可行的战术措施。 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和产品本身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原来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只是简单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未来消费者不仅会综合衡量汽车的可靠性、经济性、驾驶性和舒适性,而且会追求用车时的极致体验。也就是说,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模式将大不相同,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出行服务及其带来的用户体验。如无人驾驶、V2X等,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彻底改变汽车产业生态的方方面面。不仅中国如此,全球汽车产业都将经历这样的变革。正因如此,未来汽车产业将充满商机,但也充满挑战。中国汽车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并正确应对这些新变化、新趋势,才能把握历史机遇,最终实现后发赶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来看,中国汽车产业以往那种以低成本、高能耗为优势的竞争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面对日益增大的能源和环保压力,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进行转型升级,企业必须打造出更节能、更环保的汽车产品。以排放法规为例,国五很快将在全国实行,而国六也在加紧制定中,据悉将是全世界最难的汽车排放法规。这种挑战对车企的挑战是巨大的,特别是本土企业品牌溢价力有限,又必须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样满足国五、国六法规的产品。 其次,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乎白热化。合资企业不断下探产品线,进入中低端市场这一本土企业传统的“势力范围”,以充分释放产能;本土企业也不得不持续增大投入,努力向中高端市场进军,以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盈利空间,但这是异常困难的攀升之路。目前,合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已呈“短兵相接”之势,而后者的压力显然更大。另一方面,汽车产品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被赋予很多新的内容,特别被视为未来的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正因如此,很多互联网、IT企业正在跨界进入汽车领域,消费群体尤其是新生代的消费者,也期待汽车产品能够更智能、更便利、更“贴心”。由此未来汽车市场格局可能也会发生变化,新入车企将与传统车企展开争夺。当然,对于产业整体而言,这些变化恰恰说明了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活力。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却是现实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必须考量的因素更多,必须达到的要求更高,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总之,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唯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从新一轮科技革命来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技术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重塑,这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而且也将彻底改变原有的产业价值链与商业生态。以汽车使用模式为例,现在通过智能手机叫出租车的模式已经很普遍了,这在两年之前是根本想不到的。未来基于充分网联和自动驾驶的新型汽车共享模式将大行其道,“无需拥有,共享使用”将使汽车的使用群体和用车体验大不相同,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应对这些变化,不能仅靠企业的一己之力,而是需要国家、企业乃至社会全员的共同努力。 面向未来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我认为,从国家层面,首先要对汽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行重新梳理和全面评估,必须充分肯定汽车产业的支柱性和战略性地位;明确提出汽车强国战略并确立本土企业的主体地位;系统研究和有效分解制定出汽车强国建设的具体举措,并推动落实到位;还要对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给予客观评价和综合治理,在确保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让汽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从企业角度,应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坚决实施转型升级;坚持走正规化、国际化之路;坚持自主正向研发、掌控核心技术;尤其需要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对、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时,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凝聚合力。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希望大家都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我们本土企业的产品,认识到我们取得的进步,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本土车企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产品的配置、质量,还是技术含量,甚至品牌的营销能力,都有大幅提升。可惜的是,还有很多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过去,想当然地认为其质量差、价格低、不上档次,我认为这种心理暗示和思维惯性是需要转变的。
综上,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型时代,每个汽车人都应该努力改变陈旧的观念和保守的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代同行。汽车作为全“面”连接、自由移动的交通工具,是点对接的飞机和线贯通的高铁无法取代的。展望明天,汽车产品和产业的变化难以想象。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年汽车改变了人类社会,那么未来一百年,人类将通过改变汽车,进而享受更加美好的汽车生活。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严峻的挑战,但也蕴含着空前的机遇。总之,坐拥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没有理由不成为汽车强国,同时,我们不但要稳步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要建设和谐、健康的汽车社会。
凤凰汽车:赵老师,我觉得您讲得非常精彩,我听了感到很激动。您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定位、发展战略及实践方向。接下来,想请您再谈一些具体的战术执行。比如从产品、销售或服务等领域,您有什么建议? 赵福全:我一直认为,“条条大道通罗马”,关键在于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必须强调的是,汽车产业不同于其他的一般产业,其涉及面特别广、关联度特别高,不仅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在大环境上给予有力的支持,也需要企业自身发愤图强,并加强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还需要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甚至于面向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信息产业的培育和借力也成为必需。 显然,对于如此复杂的汽车产业,寄希望于找到一个秘诀就能实现赶超是不现实的。中国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做强,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九阴真经”,只有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款产品,服务好每一个客户,解决好每一个售后服务问题,摈弃任何“投机取巧”的心理,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地不断积累,最终才有可能构建起参天大厦。如果一定要找一条捷径,我认为,对于本土汽车企业来说,不走捷径就是最好的捷径! 当然,在前进的征途中,我们一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此前取得成功的企业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也不能直接复制它们的模式。虽然很艰难,但是我认为大家还是要保持信心,所谓“不忘初心”。因为,毕竟中国汽车产业依然是蓬勃发展的一个产业,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后发赶超的机会。相反,如果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夕阳西下、日益衰落的产业,哪怕是做得很好的企业也很可能惨遭淘汰。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这代中国汽车人是很幸运的。 总之,我想强调的是,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从研、产、供、销、服等方方面面,踏实努力,不断提升,才有可能积跬步而至千里。这既需要企业有清晰而长远的战略规划,又需要企业认认真真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持续积累。果能如此,三年就会有小变化,五年、十年一定能看到大变化。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至少还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机遇,相信中国汽车产业一定大有希望。 |
上一篇:赵福全把脉中国汽车 自主品牌处于及格线上 下一篇:赵福全:油耗法规考验自主品牌竞争力 |